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旁人可以笑,喬琰卻不能在此時因為楊修的表現笑出來,她從容回道:「出軹關陘後,隊伍本就要稍作修整,此事你縱然不說我也不會忘記。」

楊修鬆了口氣,「那好,等到太原,我便替喬侯去做成這個買賣。」

讓他鬆了口氣的何止是可以有機會在隊伍中留下,還有他終於可以堂而皇之地跟隨著隊伍行動了。

他轉身朝著喬玄那轀輬車行了個大禮,以示告罪後,轉而坐在了這駕車人的旁邊。

而後眾人便見他抱著重新收拾起來的包裹,靠著車廂,儼然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明擺著就是在思考自己到底要如何採購得這一批粟米,還得是以相對低廉的價格。

程立朝著他看了一眼,朝著喬琰問道:「喬侯何以覺得這孩子能做成這件事?」

喬琰回道:「楊修此人能得許劭評價為捷對之才,也確實是有些急智在的。」

程立怎麼看怎麼覺得這場面有些有趣。

在喬琰提及楊修有急智的時候,她分明不像是在評價同齡人的口吻,反而像是在以一個長輩或者說是上官的口氣在評價晚輩下屬,然而事實上,這兩人的年紀也不過是相差一歲而已。

不過這種事情多見兩次也就適應了,誰讓他之前也見過她教導徐福。

現在顯然也不是在意此事的時候。

他又問道:「說來,倘若是讓喬侯自己去做這件事,會以何種方式來降低這粟米的價格,得到一個更滿意的收穫?」

喬琰笑道:「我考校楊修,現在倒是輪到仲德先生來考校我了?」

見程立不置可否地回以一笑,喬琰說道:「去壓低現有物價這等事情,在去歲還有過旱災、存糧不易的情況下,即便我確有所需要,也著實做不出來。」

這倒是和良心不良心的沒什麼關係,而是她剛來到并州,總得開一個好頭。

這世上多的是上行下效之事,她實在不能一上來就留了個鑽空子的風格。

她想了想,繼續說道:「那麼這樣一來,就最好是從粟米的來源來解決這個問題。」

若是零散從當地的農戶那裡收米,或許價格會低一些,但喬琰帶在身邊的是黃金而不是銅錢,要兌換開來就需要一個過程,更別說是在收貨過程中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這也等同於是在和當地的有些人爭搶生意,無疑是個得罪人的事情。

若是錢花在了刀刃上,卻也惹出了其他麻煩,那便多少有些不美了。

程立顯然也很認同她的這個想法,問道:「以喬侯看來,從何處去尋一來源?」

喬琰打量了他的臉色後說道:「我看仲德先生其實已經有答案了。」

兩人幾乎是同時,在這相顧之間以口型比劃出了一個字來。

這個無聲的答案是——

酒。

-------

楊修也是這麼覺得的。

若是米行,大批量的購買,再如何講價其實也有限,但如果換個思路,不是米行,而是酒行呢?

楊修對酒的了解也不算太少。

魏晉時期的好酒風尚,在漢末已經表現出幾分苗頭來了。

去年的收成不好,在洛陽城中還一度造成了酒價的高昂,楊修都看在眼裡。

對於尋常人來說的醇酒佳釀,以他的家世條件,也並不會接觸不到。

再加之他自小閱書豐富,還記得自己此前在漢書中看到過的記載,也即是在食貨志的部分中的那句話,「米二斛、麥一斛,能成酒六斛六斗。」

以米麥做酒,是兩倍多的回報率。

再加上酒價高於米價,這釀酒行業的暴利實在不難理解。

楊修從祖父這裡聽聞過一些東西,比如說昔日孝武皇帝時候,正因為這個行業的利潤過高,在御史大夫桑弘羊的建議下實行了「榷酒酤」,也就是和鹽鐵行業一樣,對酒也實行專賣,但因為此事涉及到了太多上層階級的利益,所以也只是實行了十七年就廢止了。

但廢止歸廢止,對酒業徵收的稅賦卻也自此又有了明確的規定。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要確保釀酒行業還能保持足夠的收益,自然要在所用的原料價格上下功夫。

所以也正如喬琰所想的一樣,楊修打的就是利用別人的採購渠道的路數。<="<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