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站在台上的女童腰間懸繫著縣侯印信,昭示著她在這樂平縣中獨一無二的身份。

但也或許,並不需這印信也足以讓人從她與眾不同的氣度,看出她這君侯之象來。

有好事者一傳十十傳百,這縣衙門前很快便聚集了為數不少的縣民。

待人到得差不多了,喬琰方才說道:「諸位一定奇怪我為何要在今日尋你等前來此地。」

底下響起了一些彼此交談的零碎聲響。

她仿佛並未聽到底下那些個議論之中對她此舉的意外和滿不在乎,繼續朗聲說道:「自喬琰抵樂平以來,核驗人口戶籍,校查田地,減免畝稅,暫免口稅,分發良種,皆因曾有人與我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諸位皆為勤懇勞作之人,有此條件足以安居樂業。」

「然近年來旱情連連,冬有大寒,蝗災迭起,大疫橫行,樂平之地未必樂平,為求這一縣之地有生機轉圜餘地,我於晉陽城中購置了一批糧食存放於此,若有災年到來,這便是樂平縣中續命之本。喬琰今日於縣衙前應諾就,便絕不會有違此言。」

「若這三萬石不足以維繫縣中生計,我必另圖他法。」

她這話一出,台下當即沸騰了起來。

將三萬石作為縣中面對大災的儲備糧,也就意味著——這糧食不是喬琰的私產,而等同於是這樂平縣的公有存糧。

他們一個個都將喬琰的話聽得清楚,那也自然沒有她後悔的餘地。

這位縣侯當真是個仁善之人!

但還沒等他們喜悅多久,又聽喬琰說道:「只如今太行山中賊寇橫行,此物必遭覬覦,然縣衙官吏與北軍士卒有限,只怕難以守御。」

「故而喬琰懇請諸位,助我一併除賊!以保樂平!」

這到場的人旋即便見那縣衙前貼出了一張布告,正是蓋上了縣侯與樂平相官印的,對這三萬石糧食所屬權的承諾。

45. 045 羅網將收

縣民之中不識字的占了多數,但總有那麼三兩個認識些許常用字的,再加上這幾日給他們發放良種的秦夫人和小蔡姑娘給他們講解,這張宣貼於外的告示上寫的是何物也就清楚明白了。

這等同於是個憑證!

這位縣侯當真是鐵了心要確保,樂平縱然遇上災年也有緩衝的餘地。

如此一來,那太行山上的匪寇要染指此物,就當真是跟他們整個樂平縣對著幹。

底下眾人相互看了看,都看到了對方眼中對私有財產的維護。

「喬侯放心,若有賊寇前來,我等必定將其抓獲!」

有這個態度,喬琰要想從縣民之中遴選出一些身強體壯的開展防衛工作就要容易得多了。

甚至要不是喬琰按住了這些群情激奮的樂平縣民,只怕他們之中還有人打算直接抄起傢伙打到山裡去。

這實在是很對得起并州剽悍的民風。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喬琰還得感謝這些黑山賊。

若不是因為他們恰好來襲,她還沒法快速讓這些縣民的想法從「新來的縣侯習慣性付出給予」朝著「有付出才有收穫」轉變。

而這些流竄於太行山中的賊寇……

倘若用得好的話未嘗不是一筆絕佳的人口資源。

但這前提是,她能將他們給吞下去!

------------

這並非是一場無準備之仗。

此前的一月之中,她並不只是在將這樂平縣與周遭的地形用泥土一點點堆壘出來而已,更是在尋找一個合適的剿匪地點。

在並未系統學習過兵法,只憑著巧勁的情況下,她要填補出這部分的缺漏,只能用一些笨辦法。

以這三萬石糧食作為一個誘餌之餘,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了。

其中的一件「器」,被喬琰交託給了陸苑。

她在這一月之內始終存在感不高,但做的卻是一件要緊之事。

除卻喬琰有意於將謁者這個位置交託給她之外,在抵達樂平縣的第二日她便帶著喬琰給她的一部分錢財,在樂平縣中尋找了幾位需要補貼家用的婦人,在山中收集落葉,晾曬後以繩線等物串聯在一處,製成了一件件葉片披掛。

此物所花費的錢財並不多——山中落葉不過是現成的東西,線繩又是常有之物,負責製作此物的婦人所需支付的薪酬也並不多,但這些婦人在手藝活上的細心,讓喬琰拿到的成品與她的預期相差無幾。<="<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