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琰所說不錯,他確實不會選擇在此時離開。
他復又開口道:「第二個問題,敢問喬侯,途徑蝗災過境後的饑荒之地,若是遇到可接收的流民,該當如何處置?」
喬琰笑了笑,「這難道不是我讓你前去這些地方的緣由之一嗎?」
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收攏到的流民是無法完成在樂平的落戶的。
他們和黑山賊的情況不一樣。
黑山賊有跡可循興起於何處,且喬琰並不在意於讓周遭知道她做出了俘獲黑山賊的行為,也正是因為這種情報的告知,才讓她從常山郡太守處得到了一部分「啟動資金」。
但喬琰沒有將薯蕷收成高達百萬石的事情到處宣揚的意思,即便是跟相熟且對她多有支持的郭太守說的,也只是收成四五十萬石而已,那麼將多餘的糧食運出去換錢,還招募一部分流民回來的事情,自然也不必跟什麼人都說。
故而這些人只有可能暫時作為樂平侯麾下的藏匿人口存在。
等到合適的時候,他們才有可能成為擁有正經戶籍之人。
可在對有些人來說連活命都顯得有些奢侈的情況下,他們又如何會在意於這種事情呢?
喬琰這也著實不能算是在發民難之財。
她不過是在合理的範圍內為自己謀求得更多的利益而已。
有喬琰這個態度,褚燕就知道自己該當如何做了。
他當即就準備出門去找徐福,二人一道協商需要帶上多少人手,只是在他即將邁出門檻的時候忽然聽到喬琰說道:「你也正好先出去避一避。」
褚燕的腳步頓了頓,他臉上神情微有動容,直到漸漸被原本平靜的神色所取代,這才重新恢復了原本的行動。
他雖然並未在此時說出什麼承諾之言,但他在心中已經做出了決定,不管怎麼樣,他必定要為喬侯將事情辦成!
而有了這部分對外的交易後,跟縣民交易的工作也要壓力小得多。
樂平縣內五十萬畝田地的產出,約莫也就是百萬石上下,因為蝗災的少許破壞,確實稍有減產,但也減得不多,龍骨翻車的澆灌,甚至能將這部分損失給彌補回來。
那麼以粟米置換薯蕷,為了讓縣中儲備糧能存放更久的時間,就並非是一件樂平縣中無法做到的事情。
各家各戶在權衡了是否會對薯蕷出現風疾反應,經冬時節能存放多少薯蕷後,紛紛前來縣衙響應交換。
倒也多虧了此前經歷的蝗災,以蝗種交換糧食的過程里,由程立帶領的樂平縣吏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接待、交易、登記的體系,在此時也絕不會出現什麼手忙腳亂的情況,不過是還需要再增加一個入庫的過程而已。
眼見薯蕷按照稍有折損的方式兌換成了米糧,作為更加穩定的糧食庫存,喬琰也不由放下了幾分心頭包袱。
可惜這部分交易不能過重,誰讓山藥雖有飽腹感,卻到底不如粟米的熱量高,在高強度勞作的情況下,是不如米麵頂用的。
現在正卡在這個合適的界限上。
等這番兌換之事塵埃落定,也便是處理黑山軍落戶的時候了。
正趕在這個人口登記的時候,要完成這個人口從常山往樂平的轉移並不難。
喬琰先前就在跟常山郡守的書信中提及過此事,對方巴不得這些個流民匪冦不在自己的地盤上,又哪裡會拒絕喬琰的建議。
唯一的問題不過是,對這將近萬人的黑山軍來說,只能先按照這一年裡的功勞分出三千人來落戶,著實是太少了些。
有了樂平的戶籍,就能按照喬侯提出的新規定執行,要麼在山地上自己開墾夠足夠的田用來維繫生計,要麼依然耕作現在的薯蕷田,不過田中一半收穫都屬於自己。這兩個選擇都不錯。
而在今年七月,也便是喬琰闖上那州府之前,去歲臨時執行一年的免除口賦和畝賦的規定,又被她往後執行了一年,在這種情況下,樂平的待遇比之他處更好,誰又會不想落戶此地呢?
只可惜只有三千人。
這就得嚴格遵循規則進行篩選了,不然落選的還得不那麼服氣。<="<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