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在有許子將這等名士人物為其張目的評價過後,算起來她和士人之間還可以說得上是有一份交情的。

只要有這個引子在,也就有了談論拉攏的可能。

讓她如今發展出一支潛在的兵權勢力,其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在他提及,還有戲志才可以作為居中聯繫的橋樑後,三公府議事上的各位都默許了這個想法。

而樂平所表現出的潛力還並不只是在這一方面,還有被張遼當先跟山賊以這個名字稱呼過,也真被喬琰以之命名的——

樂平侯紙。

從最開始的楮皮衣,再到楮皮紙的研究,在這兩年內因造紙技術的越發成熟,而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何顒並不知道,在樂平的倉庫之內,以防潮手段存放的楮皮紙已經累積了相當多的數量,甚至足以支撐起樂平縣內的啟蒙開化教育,畢竟喬琰也只是讓戲志才通過寫信的方式展露了一下己方的造紙成果。

而後以製作成本不低的說法,說明只能少量供應於好友處。

甚至供應的也不只是紙而已,而是將蔡邕所編纂的東觀漢記其中一冊的手抄本,寄給了何顒後,問及他是否覺得其中有需要修正的地方。

何顒又不是個傻子,怎麼會看不出來這是在往他這裡套史料套人手,可一邊摸著這遠比此前不易損壞的紙張,想到士人言談必定能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朝著周邊傳達,何顒就只能捏著鼻子,在回信中附了一批竹簡。

潛台詞大概就是,你們想要的東西我給你送來了,你們把紙多送一點過來。

喬琰深知此時自己此時還必須跟這些士人打好關係,畢竟他們在口誅筆伐之間足以動搖一個人的聲名,故而也沒跟他弄什麼彎彎繞繞的,當即就讓何顒在半個月後收到了一批可用的樂平侯紙。

當然在此之前,更大份額的紙張已經送到了劉宏的手裡。

喬琰在給劉宏的奏表中寫到,她自閉門思過開始,苦讀進益,因累牘繁重,故而想到了改良紙張,如今以楮樹皮等物製造出了這新紙張。

只是這紙張中尤有幾樣東西的成本未曾壓下去,不若蔡侯紙一般成本低廉,還不能大規模製造,只能先緊著宮中供應,也送出給了洛陽中有交情之人一批,等想辦法降低了造價,再將造紙秘方獻於宮中。

別說劉宏此時沒有這個多餘的想法派人前去樂平求證,就算真要做這種事情,樂平這邊也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位出了名個人享樂的帝王也並未在此事上深究。

總之這樂平侯紙的名聲雖然傳了出去,卻也大多只在士人官僚階層。

但這已經足夠讓何顒等人在評價上再將喬琰拉高了一個檔次了。

隔著太行山脈他們無從得知,此時的樂平到底在這段時日內到底還有什麼不為外人所知的進展,但喬燁舒蟄伏兩年必成大器,幾乎已經形成了一個固有認知。

當然同時出了名的,大概還有戲志才這「樂平美食品鑑家」的名號。

寫給何顒的信里,他還多少會跟喬琰協商之後,為了謀求樂平政治地位的抬升,而寫出一點其他東西,在寫給潁川友人的信中,他卻不必有這些個顧慮。

這就純然是個長期節目,還是可以命名為舌尖上的樂平的那種。

靠山吃山這事,在只能活動於樂平地界上的時候,被喬琰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在戲志才的信中所說,何止是豚豕之肉美甚,這山中凡木奇珍種種各有用途。

比如說一種名為橿子櫟的植物,在太行山中並不少見,這是典型的用來制炭的木材,但他們最近發覺,因其種與粟米中所含物質相仿,亦可用於釀酒,所出之酒水有山木之氣。

再比如說山中的野葡萄,也就是在詩經中被稱為葛藟的那種,戲志才想著豌豆都用來釀酒了,那野葡萄也不是不行嘛。結果還真調配出了一種口感兼併酸甜氣的,也一併在他寄出去的信中提及。

他又在信尾寫道——

【以豬油拌飯,佐以豆醬,野菜一盤,排骨高湯一盅,清酒一壺,坐觀山花,回看庭前孩童持風車過,風車乃樂平侯紙所做,顧視山田,薯蕷又熟矣,奈何今日飽腹,且明日制糕吃來。】

若按照虛歲計算,剛到十八歲的郭嘉拍案而起,頂著荀彧看過來的目光喝道:「戲志才欺人太甚,我去樂平找他算帳!」

至於到底是去算帳還是去看看那裡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

等到了再說!

50. 050(第三卷開始+7w營養液加更)^^……

這是中平四年的八月。

也是郭嘉決定起身前往樂平的時間門。

也便是在這個季節,戲志才才能在信中寫——

我們這邊山上的薯蕷又成熟了,可惜我今日已經吃飽了,只能明天再來做糕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