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喬琰的筆尖一頓,便在紙上暈開了一點墨痕,「……這種話你在這裡說說也就算了,可別出去了還說。」

典韋這話說的著實是很拉仇恨。

喬琰都有點糾結,要是把他放到戰場上,對旁人來說的斬首不易,對他和趙雲來說是否有若吃飯喝水一樣。

趙雲還好說,這是個會優先於進行軍隊指揮的,但典韋適合率領親衛破陣,就顯然……

這樣說來,該不會被他一場打出個兩千石的進帳出來吧?

喬琰覺得有些不妥。

這種情況下,她是不是應該設置一個包年戰役的價目?

喬琰意識到在這方面還得再加一條限制,在紙上又多寫了一條,以免造成文臣武將之間的收益嚴重不平衡。

典韋撓了撓腦袋,既不理解為何喬琰要讓他別出去這麼說,也不理解為何喬琰會在隨後朝著他看來的目光中帶著幾分感謝意思。

但他直覺,這個感謝不是什麼好事。

可這條限制,或者說通過定額獎賞的方式給武將劃定出一個上限來,無疑是很有必要的。

頂尖武將對尋常士卒的殺傷力,若在以騎兵對步卒的衝擊面前,又會被進一步地放大。

就比如在此時的衛氏塢堡之外。

李樂剛聽到身後傳來部從騷動之聲,也已算回頭得夠快,看到的卻已是那兇悍異常的騎兵殺入陣中,帶著鑿穿陣型的驚人氣勢,不過轉瞬就已經衝殺而入了好一段距離,宛然一條劈開浪潮的海上行舟。

他倒抽了一口冷氣,更是旋即看到了那提著長槍的小將身後,還有大幾百人的步卒,在短短時間內就已經將他們這些人給夾在了中間——

夾在後方來襲的敵人和前方的衛氏塢壁之間。

但這些為數不少的兵卒和迫近而來的困境,完全不能讓他的目光徹底從趙雲的身上挪開。

這實在是個表現太過驚人的將領。

驚人到那青年騎乘坐騎衝殺而來,在他那長槍所挽起的槍花面前,幾乎沒有人能有這個掠起鋒芒的本事,更沒有人能扛得住橫掃穿刺的攻勢!

好像只是一瞬之間的變化而已,李樂就看到對方已經直撲那距離他最近的領隊之人而去,直接將他給一槍挑了起來。

剛剛明亮起來的天色,驟然潑過了一蓬熱血。

在騎兵的強勢衝撞面前,又有一位如此可怕的領軍主將,這被正面撞擊的人絕無可能有什麼活路。

李樂一見這變故,當即咬緊了牙關,仿佛被騎兵撞上的人不是那個倒霉蛋,而是他自己。

誰讓他當即便認出,這被趙雲衝破陣型,直襲而來擊殺的頭目,不是別人,正是楊奉派出、與他們一道行動的楊達!

這也太倒霉了……

他在心中止不住地腹誹。

在他還未做好準備,先拉攏胡才死後留下的部從,再與楊奉奪權翻臉的當口,楊達死在此地對他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只會激化雙方的矛盾而已。

但事實上,趙雲可不是隨便選擇的攻殺目標。

先前的山中一戰,因他對上並放走的韓暹與他也算有過一面之緣,在此時憑藉著天色破曉的微光和坐於馬背上的視野,也足以讓他將人給認出來。

認出了韓暹,便不妨礙趙雲進一步認出距離其並沒有太遠的李樂。

這兩人的抱團太過明顯,就讓另一個方向同樣有被簇擁保護傾向的一人凸顯了出來。

在胡才已經身亡的情況下,此人隸屬於楊奉陣營的可能性更大。

趙雲在判斷出這一點後,便毫無猶豫地決定先殺此人!

臨戰之間,身為主將之人必須有自己的判斷,畢竟也沒有這個臨時朝著喬琰問詢,進而得到反饋的時間。

那便動手!

隨著他長槍奪命,聽到周遭士卒喊出的那句「小楊將軍」,趙雲確定自己做出的這個近乎刺殺的舉動並沒有錯。

他槍尖又緊跟著挑開楊達部從朝他襲來的武器,絲毫不減先殺一人後的強橫。

更隨著他身後其餘騎兵的壓境,這一派齊頭並進的狀態,絕不可能給楊達的手下以報仇的機會。

在騎兵之後的步卒也兇悍得令人咋舌。

但這實不難理解,誰讓樂平諸人剛被宣布了這斬首為功的制度,又在他們跟隨趙雲和張楊出戰之前給他們劃分好了五人一組的編隊。

此時正是給自己掙來一個家底的機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