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8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誠然正是一條將人做出篩選的門檻。

有這樣一道篩選,無疑也讓人對於得以加入她麾下的結果更多了一份重視。

不過……

「若是這前陣驅策的白波賊轉頭與羌胡聯手又該如何?或者也不限於此番,若是往後也行此道,卻助長了邊塞胡人聲勢又該當如何?」

白波和匈奴聯手為禍,這也正是在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甚至就在不遠的將來。

但郭嘉卻仿佛有些不解地朝著喬琰看來,說道:「喬侯啊,這恰恰是最不必擔心的事情。你只要永遠都比邊境之外的匈奴鮮卑人更強不就行了嗎?」

喬琰心中一震。

她陡然意識到,這好像並不只是因為郭嘉年少故而敢想,才會提出的說法。

在「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屢次出擊匈奴現實面前,若不是在中平五年,匈奴嘗試性地做出了反抗徵兵,擊殺并州刺史的舉動,他們甚至可能不知道,漢室居然不能對此做出什麼有利的反擊,以至於他們將并州整個北境變成讓異族縱馬馳騁的樂土。

又若不是因為白波賊與他們和談聯手,他們甚至可能不知道,原來這大漢疆域內的子民在此等情形下還能跟他們是自己人。

現在更還沒有那五胡亂華之事,讓中原徹底陷入禮崩樂壞的境地。

所以郭嘉可以堂而皇之地說出,只要永遠比邊境之外的胡人更強這樣的話。

落到她喬琰手中的俘虜,也可以去面對這樣的選擇——

繼續跟她為敵,或者選擇一條稍稍簡單一些的路去走,參與邊境之戰,以殺胡戰功換取被納入樂平首功制度體系下的機會。

這其中是有難易比較的。

匈奴記吃不記打的情況,原本在戲志才看來,這會是一筆定期的賞功軍糧支出,卻因為郭嘉的這個建議,極有可能成為一條兵員補足產業鏈的關鍵一環。

若非郭嘉以當今時代之人的想法指明這一點,喬琰幾乎要走入誤區了。

他這番諫言著實至關重要!

83. 083 鷸……

殺胡為制!

喬琰心中越是盤算越覺得其中確有可行之處。

無論她是否要以此法來壓制羌胡,都不能改變一件事。

在她自受封為樂平侯,處在這太行之北的時候,她就已經跟這并州的命數休戚相關了。

也即便沒有郭嘉提出的,必須再給俘虜設置一個門檻,她也必然要面對并州境外的胡虜之禍。

比起中原四戰,這上黨扼居咽喉,太原置身險關,已經有了地理上的庇護。

這份庇護需要防備北方來犯,實在是一場足夠公平的交換。

那麼,如果這唯一的劣勢能漸漸形成循環,形成穩定的俘虜磨刀石、士卒篩選歷練之所呢?

這正是對她定下俘虜代首規則的首功制,給出的絕佳補充。

即便如何壓制住南北匈奴,尤其是新崛起的休屠各胡,如何讓士卒在出擊胡虜之時更有行軍把握,逐漸建立起穩定的勝率,的確是需要如同首功制本身一樣逐漸完善起來的東西。

但不可否認的是,任何一套框架都是從粗糙開始的。

喬琰所掌握的歷史知識並不足以讓她在任何問題面前思慮的面面俱到。

但好在,距離中平六年還有一年多的時間,眼下這山中的白波賊也正是測試此法是否可行的絕佳機會。

從郭嘉的角度看去,喬琰眼中先前還存有幾分疑惑的神情,在此時已漸漸消退了下去,而轉為了一片凜冽如刀的堅定。

「奉孝。」

忽然聽到她喊自己的名字,郭嘉還愣了一瞬,又旋即意識到,這正是她做出了決定,而後給出回應的表現。

「可否容我問你一個問題?」喬琰雖未起身,但她看過來的目光中神情專注,除卻那堅定之色外更有一份誠懇之意,已足夠讓郭嘉確認她這話中的認真。

郭嘉已經猜到了她要說什麼。

他既然前來,便不是只為了張口說這麼幾句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