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2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家中之事我不便妄言太多,喬侯心中有數便好。」

喬琰頷首回道:「先生放心。」

漢代實際上是鼓勵分家的,這種為了促進於民間繳納稅賦的傾向,讓喬琰若是想要有理有據地減少往來也並非是一件難事。

但也正如戲志才所說,這種拒絕並不意味著徹底斷絕關係。

宗族血緣的存在乃是社會關係的一種,且多少還讓主君之人顯出人情味來。

「如今喬氏在官位者,僅有喬瑁與喬蕤二人,但喬蕤投效袁氏為校尉,相互往來似有不妥,我有意書信一封與喬瑁,問及他是否願意將次女送來樂平就學,與昭姬做個伴,先生以為如何?」

戲志才回道:「君侯此舉得體。」

這既是示好,聯繫卻也並不密切。

「此外我有一件事想托先生去辦。」見戲志才對她這舉動認可,喬琰便接著說了下去,「先前我等只在樂平,不需對這并州境內的豪強氏族盡數了解,如今卻不同。」

「州牧上任,州中有門路之人必當上門拜謁,但誰人為敵誰人為友,誰該當先誰該在後,卻也得給出個章程來,總不能真讓這州府之地變成一會客廳堂了。」

治中既然要管理人事,此時交給他來做,還該算是職務之便。

一聽喬琰這話,戲志才也沒說是接下還是拒絕,只是先笑道:「不瞞喬侯,在我前來之前,有人同我說起過,如若喬侯對此事有需,她可為一助力。既喬侯有此一爭,她又何必依然退縮。」

喬琰從戲志才的話中猜得到他說的是誰,她若有所思地開口道:「讓……讓陸主簿來見我。」

既然已定下了她的位置,那便在戲志才去傳令找人之時也一併透露出來就是。

陸苑進門後,喬琰只見她一派神容清朗之態,宛然對於這開口提出可替她分擔此份憂慮之事並無後顧煩惱,也並未在此時收回她跟戲志才所說的話。

喬琰原本屬意於她為功曹從事,此時暫居主簿之位,顯然也沒安排錯人。

不過在提及那接待章程之事前,喬琰先見陸苑朝著她行了一禮說道:「先前隱瞞喬侯實屬不該,但如今並非不可說,苑出自吳郡陸氏,準確的說,華亭陸氏。」

「你家中長輩是……?」

「家父陸季寧。」見喬琰還有幾分疑惑,陸苑繼續說道,「父諱名康,昔年家父為揚州刺史舉薦為茂才後,出任高成縣令,高成正在冀州,我父也正是在此時將我嫁與的下曲陽縣丞。」

「光和年間,父親連番升任武陵太守,轉任桂陽,因天子造銅人上書諫言遭免,又因廬江亂黨鎮壓之事重新啟用,為廬江太守。黃巾亂中得蒙喬侯相助之時,我唯恐牽累父親聲名,這才不曾相告。」

喬琰並未因為陸苑忽然透露出的她乃是陸康之女,懷橘陸郎長姐,江東名將陸遜的姑姑而覺得她的身份便需做出什麼改變,只是搖頭嘆道:「你又何必如此。」

陸苑回道:「不錯,我不必如此心懷有辱門楣之念,故而今日來請喬侯將此事交託於我,我必替喬侯督辦妥當。」

她話中堅決之意,讓喬琰當即拊掌一笑,「好啊,你有此志,我自當成全。我暫回樂平,留待崔公整頓行裝的三日內,需要何種人手與我支取,但三日後,我要看到一個答案。」

既然要做這件事,就得拿出足夠的本事來。

陸苑並未猶豫,一口應了下來。

分出去了一項重任,喬琰也不覺放了口氣,那麼下一位她該見的便是……

她剛想到這裡忽然從門外傳來了徐福的聲音:「喬侯,外頭有人求見,說是想上門自薦。」

自薦?

「我方跟仲德先生言說缺人,倒是有人送上門來了。」她與陸苑笑說此話,也當即起身朝著屋外走了出去。

這自薦一出,別管對方是此前就想來投,只是因為她先前離開并州往洛陽去了,沒能遇上人,還是因為她如今得了并州牧的位置,更有了令人前來的可能,只要對方當真是個賢才良才,完全沒有任何的關係。

她一邊走一邊朝著前來通傳的徐福問道:「以你看來此人如此?」

徐福回道:「此人自稱出自并州五原郡。」

以五原和太原的距離,大約並不足以讓他是出於臨時起意趕過來,那麼就是先前就有了這樣的盤算。

這樣想來,倒是讓喬琰對其先高看了一眼。

這還算是個有眼光之人。

只是這五原郡三字,總歸不免讓她產生了一些說不上來是不妙還是微妙的直覺。

徐福全然沒意識到喬琰此時的聯想,只繼續說了下去:「他自稱名喚呂布,有力能扛鼎、力戰五胡之力,先前見喬侯擊破休屠各胡載歌而還的景象,很覺震動,當即辭去了郡縣小吏的官職,想要前來喬侯處投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