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先有平定九江之亂的戰功,後有在黃巾之亂中擒殺張角的功績,便是隨後劉宏忌憚於他的戰功,給他的也是尚書令的官職,作為內朝首官。
加之盧植師從經學大儒馬融,自身在學問上也造詣匪淺,又栽培出了不少弟子。
無論是從官職、履歷還是自身的硬實力上,盧植都當得起這個穩居中央的輔政大臣。
然而在何進入南宮反遭殺害的當口,一心只想著剷除掉宦官勢力、恢復到兩次黨錮之禍前情況的世家,根本沒有被張讓提出的等候盧植和劉虞到達後決斷的說法給震懾住。
在袁紹問及是否可趁著這個機會行動的時候,袁術朝著地上董重與何進的人頭看去,很快做出了選擇。
當然更準確的說,只有董重的人頭。
因為此時同在此地的車騎將軍何苗已經將何進的頭顱摟在了懷中,放聲悲哭。
袁術實有幾分看不起這位外戚,然而在此時,對方卻也未嘗不是一把好用的刀。
那些宦官極力想要如了先帝的意思,將劉協給捧上皇位,他們自然也是得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的,或者說是遮羞布也沒錯。
比如說,劉辯。
袁術開口道:「車騎將軍只怕還不是哭的時候,若是讓對方拖延時間的目的達成,讓皇子協登基,他們這些篡逆之輩明日就為從龍之臣,哪怕是先害死了驃騎將軍,又殺大將軍,他們也可解釋為權宜之計。」
「董氏並非只有董重一子,還可再有大將軍,可將軍屆時該當如何自處?」
何苗的哭聲頓時停住了。
他妹妹何皇后本就是從民間擢選入宮,他們何氏彼時雖還有那麼幾個閒錢,卻絕算不上有盤根錯節的氏族關係。
若是劉協上位,董太后因董重之死而要對他們發起清算,他們連一點風險抵抗能力都沒有。
今日死的是何進,明日死的就是他何苗!
不,哪怕他們有氏族背景也沒有用處,便是那昔日的和熹皇后死後,真正大權在握的漢安帝還不是將鄧氏一族清算殆盡,哪怕和熹皇后在位時對族人屢屢勸誡限制低調行事,也沒能攔住帝王的屠刀。
他何苗又怎麼會有例外。
一朝天子一朝臣,向來是這個道理。
他抹了抹眼淚,朝著袁術看來,問道:「公路不必多說,且說如何行事便是。」
袁術伸手指向了前方的宮門,說道:「我等懷疑那些閹宦手中的詔書為偽造,大將軍窺破其中真假,這才慘遭對方殺害,若令其奸計得逞,我大漢權柄必將為此等賊人所把持!」
「長幼顛倒,綱常紊亂,此為取禍之道。值此之時,不可再有所顧忌,便是有觸犯禮法之處,也乃是為保大漢昌盛不得不為之事。」
「不若我等殺進南宮,擒殺張讓趙忠這等佞幸之輩,將皇子辯救出,扶持名正言順的中宮嫡子登基!」
何苗明知袁術這話有不少是為了對方自己的利益,張讓等人敢說讓盧植與劉虞前來輔佐新任陛下,或許還真有些站得住腳之處,但……
但他也是要為自己的命努力一把的!
現在這些世家出身的體面人,給他將動手的理由都想好了,那他還有什麼好顧忌的。
猶豫是死,冒犯皇權頂多就是責罰而已,兩害相較取其輕,他一個屠戶都會做這思考!
只是——
「公路啊,」何苗想通了這決斷,卻還是不免面露苦色地朝著袁紹袁術這兩兄弟看來,說道:「這洛陽南宮之中,而今集齊了西園八校中忠於張讓這等賊人的不少部從,加之居高臨下,實不是我等能輕易攻破的。」
「不,好打。」袁紹朝著宮牆方向看去,臉上並無多少慌亂,搶先回道。
若是先前曹操還在南宮之中,以他對對方本事的了解,或許會對他們造成些麻煩。
可他們剛才還得到了消息,曹操自那頭突圍而去,顯然正是為了要找盧植,那便好辦了。
這些宦官中,即便是蹇碩這個被劉宏寄予重託,抬到西園八校尉之首地位上的,其實也沒經歷過多少真刀真槍的較量。
這不是一句有勇略就能改變的事實。
區區一個紙老虎罷了!
袁術接話道:「不錯,我等放火便是。」
「放……放火?」何苗驚愕萬分。
但他的意見顯然不那麼重要,袁紹袁術所要的也不過是他一個支持的態度而已。
別看何進這人蠢是蠢了些,但以他這種對武將推心置腹的行事方略,多得是被他從微末中提拔上來的人願意為他賣命。
就比如說此刻,聽聞了袁術火燒的計劃,甚至不必他本人親自執行,那何進麾下的吳匡、張璋等人早已經站了出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