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而現在又有了不得不速攻的另一個理由。

盧植在臨時召開的盟會上語氣之中不免多了幾分迫切之意,「若是讓董卓成功遷都,我等便是攻下洛陽,也未必能救回天子,這洛陽二百年間門經營的民生也將在一夕之間門毀於一旦。」

「列位,盧某自會盟以來從未說過重話,可如今洛陽百萬民眾之命懸繫於列位之手,我等唯有搶攻,三線並進,方有一線救漢機會!」

盧植話畢便看向了袁紹的方向。

在他此時掌握的兵員數量最多的情況下,他們這一方若要形成破堅之勢,他就必須居中帶頭,再不然也得下達指令。

在盧植看來,袁紹有所猶豫可以理解。

周毖和伍瓊二人被董卓說殺就殺,黃琬和楊彪二人的官職被董卓說廢就廢,更何況是現在還處在董卓監控之下的袁隗袁基,袁紹顧念家人的性命,在情理之中。

只是讓盧植沒想到的是,袁紹緩緩開口說的卻是:「出兵確實可以,若讓董賊固守關隘,以虎牢之險,更難攻破。」

「但我等之中太守刺史到任者甚至不到一月,縱能動用州郡府庫,數額也極其有限,要令士卒奮勇作戰,以如今的軍糧儲備只怕還不夠。盧公啊,那并州喬燁舒能與牛輔徐榮隔岸相對,又已執掌并州一年半……」

「總歸這渡河不易,不如令她將軍糧自河內送往此地一批,權當我等從她這裡借用的,等軍糧一到,我等立刻急攻,你看如何?」

盧植才因為袁紹說要出兵露出的笑容凝固在了當場。

129. 129 有……

向喬琰借糧?這想法也虧得袁紹想得出來。

盧植光是想到喬琰此時能陳兵二三萬人於黃河南岸,脅迫董卓,而自己卻只能調度這二三千人,還有大半是劉備的部從,只能與這些各地發兵之人一道共聚於此地,共商擊破旋門關之事,都已覺羞赧萬分。

袁紹倒是毫不客氣,竟要與喬燁舒借糧!

可若要算起來,此地軍中缺糧也的確是個事實。

劉岱、孔伷、張邈幾人都是在董卓的任命下擔任的太守刺史,確實時間不久,完全是憑藉著名士的聲望和討伐董卓的大義之名起兵的,喬瑁、孫堅、鮑信等人倒是時間稍久些,但中原各地近年間的收成不過爾爾,雖是比早先的旱災情況要好上幾分,可府庫之中並無餘糧也是常態了。

此地唯獨算得上軍糧充裕的也就是鮑信和喬瑁二人,這兩人一為濟北相,一為東郡太守,合計糧車共有五千多輛。

當然這個數目,實際上還是經過誇大的。

為了安定此地兵卒進軍之心,在糧車的下方以草石來進行了一番填塞,上方才是真正的軍糧。

這些軍糧要用來供給全軍進發的糧食,的確有些不足。

可這絕不是袁紹在此時對著喬琰趁火打劫的理由!

眼見盧植的面色不虞,似要開口辯駁,袁紹已又說了下去,「盧公,非我刻意為難後輩,只是方今的情形你也看到了,先有孫文台與張子議之間起了摩擦,以張子議喪命告終,這幾日裡,劉兗州與喬東郡之間的摩擦也多是因為士卒用糧,若是在此時貿然令他們合兵在一處進攻成皋這等險關,倘若事有不成,只怕隨時會因為進一步的爭端就而內亂,屆時我等除賊不成,卻反而要被人給當做獵物了。」

「我也知道讓喬并州多拿出些糧食來著實為難她,可她先前出塞兩次擊敗鮮卑,多有劫掠而回,麾下兵卒有肉可吃,又於那白道川上起了軍屯,縱然邊地地貧收成不佳,也實打實是她自己的軍糧……」

「我等若能擊敗董賊,往各地去重新任職,督管民生恢復田產,也必定會加倍償還於她。此也是不得已之法了。」

袁紹將話說得冠冕堂皇,若是讓喬琰知道他以軍糧作為幌子,說不定也得誇他一句會找理由。

誰讓那現如今因為軍糧起了爭執的兗州刺史劉岱和東郡太守喬瑁之間,還真在聯軍解散之後釀成了血案,以喬瑁身死告終。

不過袁紹到底是真的因為缺糧才遲遲不進兵,還是因為其他理由,那便不知道了。

他仰仗著汝南袁氏的聲望,才與袁術一個在北一個在南,發起討伐董卓之名的時候,說是一呼百應也不為過。

可若是順利攻入洛陽城之後呢?

當今天子劉協曾經因為袁氏火燒南宮的行動而外逃,就連董卓入京之事,也或多或少是因為袁紹才引起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