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不過如今的情況已足夠讓人為之震動了!

即便董卓在洛陽城北的一線布置了為數不少的兵卒,這些人也並不像是那孟津關的關塞情況一般面對惡劣的駐紮環境,算起來守衛也算嚴密,可這突如其來的大舉進攻還是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要知道,這還是一片萬人攻城的場面。

洛陽的百萬居民大多不在城內,而在郭區與郊區的位置。

城內的守軍分散到了各處城牆上的原本也就只有二三千人而已,只到近期才增加到七千人,臨近北城牆的這一道便只有這來犯敵眾的五分之一,還並非人人都在此時換崗的崗位上。

攻城隊伍後方飛射向城頭的箭矢,也正是因為這人數優勢,而幾乎形成了令人不敢輕易冒頭的壓制火力。

那攀援的隊伍雖受到了些限制,卻也已經攀援過半了。

北城牆危險!

就算攻城的隊伍實在很有禮貌地喊出了那句口令,也並不能改變這一事實!

董卓自入洛陽,因洛陽的南宮為火所焚燒了大半,要修繕著實麻煩,便打著要就近看護陛下,以免為歹人所害的理由,悍然占據了洛陽北宮,此時也就身處在距離并州軍攻城處不遠的地方。

不必等到下屬將他給呼喚而起,他自己就已經被這些聲音從昏沉的夢境裡吵醒。

多年的涼州戎馬生涯,也足以讓他憑藉著遠處交戰響動和地面的震顫估計出來襲的人數。

可這對他來說顯然不是什麼好消息。

起碼有萬人的來襲!

他一邊披上了甲冑給自己做個保障,一邊朝著來報的士卒痛罵道:「你們是如何守城的,居然讓并州軍到了眼皮底下才發現!全都是一群酒囊飯袋不成!」

那報信的士卒也委屈得很。

別看喬琰來了個先「禮」後兵,可自邙山山口到洛陽城下又沒有多少距離,甚至給動作慢一點的士卒整頓好鎖子甲的時間都沒有,頂多就是拿好個武器作為後備隊伍,真正先與他們交戰的還是夜間的守軍。

這還得虧是他們沒有任何一人在渾水摸魚,不然此時就不會是他來給董卓報信,而應當是洛陽直接被人攻破了。

對方能拿出這樣多的兵卒攻城,在經由邙山山道的過程中沒有遭到一點阻攔,更沒人搶先在他們之前來到洛陽報信,絕對是孟津關與小平津關守軍的重大失誤,可不能只怪責於他們!

董卓也不是沒在隨後反應過來這個問題。

喬琰又沒有會飛的翅膀!

不,就算這十一封侯,十四為州牧的混帳真就長出了一對憑空飛渡的翅膀,她麾下的上萬兵卒又沒有這等造化本事,絕無可能從黃河的一頭直接飛躍過來又跳過了邙山,直接空降到了洛陽城外。

唯一的解釋就是,孟津和小平津失守,還是毫無懸念的失守。

「牛輔和徐榮是幹什麼吃的!」董卓給自己戴上了頭盔,又呵斥道。

報信士卒小聲回道:「牛將軍的下落我等也不清楚,可徐中郎卻……卻就在這攻城的隊伍里。」

「混帳!」董卓聞言愣住了片刻,又神情猙獰地脫口而出,「我待徐榮不薄,他竟如此對我?難道他還真覺得自己要靠著這進攻洛陽混出個救駕之功不成!」

但他面前的士卒只是來報告消息的,又不是那渡河之戰鬥的親身經歷者,也不是徐榮肚子裡的蛔蟲,沒法給董卓一個真正切中事實的解釋。

在這迫近的危險面前,董卓也暫時沒這個心力去關注,徐榮到底是出於何種想法才做出的這個決定。

他當即讓人喊來了李儒。

他麾下的那些中郎將與校尉幾乎都被他給安排出去守關了,除了伊闕與轘轅關守衛壓力不大,他又將郭汜與張濟給調度了回來,他身邊幾乎沒有太多可用的將領。

頂多再算上一個戍守於南郭的董旻。

這無疑是讓他心中升起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哪怕是昔日被羌人圍攻的時候,也不若此時的危機感!

李儒對董卓在前陣子總不聽他勸說,濫開殺戒的行為著實有些無語,但今日洛陽危急,他又是跟董卓捆綁在同一輛戰車之上的,不管先前有何不快之處,現在也必須將這等想法給拋開,替董卓謀劃出一條生路來。

他快速回道:「請相國先佯裝固守北宮,以洛陽北城牆和北宮城牆的兩道戍守消磨掉一部分并州軍的隊伍,而後火燒北宮,自東門而出,走步廣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