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袁基所中的那一箭,其實沒有那麼要命。

但是隨後的感染和高熱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援,對他來說卻無疑很危險。

按照醫者的說法,哪怕他能僥倖從昏迷中醒轉又康復過來,大約也會在體力和精力上大打折扣,甚至極有可能在這種大疫橫行、天災頻頻的年頭,因為一個簡單的小病就被奪去性命。

「我現在方才覺得,我那剩下的兩個兒子雖然材質平庸了些,卻總算不像是袁士紀一樣,有這等身為世家嫡子便必須去做什麼事情的包袱。」馬倫在說完了袁基的情況後又說道。

袁懿達與袁仁達並沒有跟從他們的父親參與到這營救弘農王的差事中,而是跟隨任紅昌躲藏在了何皇后的宮室之內,直到被喬琰的人手給救了出來。

總算也沒白費馬倫為了救他們而耗費的心力。

「你之後有什麼打算?」喬琰問道。

袁平、袁成、袁逢、袁隗四兄弟,如今剩下還活在世上的嫡系還有袁基、袁遺、袁紹、袁術以及馬倫的兩個兒子這六個子侄輩,袁紹算是過繼給了袁成,也可稱嫡。

袁基若死,袁氏的政治資本其實便是剩下的五人瓜分,不過在如今這個憑實力說話的時候,就像袁遺明明是袁紹的堂兄卻大多聽從他的吩咐一樣,年長與年幼顯然不是對他們有所區分的依據。

所以作為袁懿達和袁仁達的母親,馬倫有一定的話語權,但具體占據了多少,尚不好說。

聽到喬琰此問,馬倫稍沉默了片刻。

袁隗身死於郭汜手中,著實讓她意外。

不過大約是因為她這幾年間門多處於靈台,也只是覺得有一瞬的恍惚而已,倒也未覺有何難以看開之處。

便開口回道:「先前元卓先生已在德衡的護送下去了你的并州,如今這洛陽還不知道何時能有安生日子,若是你不介意的話,我也帶著那些助手一道,在你那樂平書院尋個落腳處,你看可好?」

天子權柄式微,那太史令的職務做與不做,已無太大區別。

但她卻並不想回到原本那當家主母的身份。

乾象曆法、日月交食的自然規律,顯然遠比那些操持中饋之事讓人更有生活的動力。

也正好將她那兩個沒甚出息的兒子一併帶走,免得他們避開了父親的昏招,卻被袁紹袁術等人當成了利用的工具。

孫堅既已抵達洛陽,與他走同一路的袁術雖然行軍慢上一些,也已在隨後抵達。

馬倫以袁隗未亡人的身份和袁術交談過兩句,言談之間門,憑藉她在洛陽漩渦中養出來敏銳政治眼光,她直覺袁術在聽聞了京中的變故後有些小算盤。

在袁基與袁隗二人,從某種意義上也可算作是保護先帝遺脈之忠臣的情況下,他的這種想法或許還真有令袁氏受益的可能。

但這種聰明人的博弈遊戲,還是別讓有些沒這個本事的人參與為好。

她說的就是自己那兩兒子。

她自己也懶得從中攪和,不如選個合適的依託對象。

她面前的喬琰正是首選。

對馬倫此時已並不只是將她引為外援,喬琰心中不免為之驚喜。哪怕有劉洪與馬鈞在早先一步到了她的手下,也並不能改變,她如今對一位德高望重的女官需求極高。

她也需要依託於馬倫的統籌管理經驗,來完成對并州內部的女官選拔和培養的制度劃定。

已過耳順之年的馬倫若是投於并州牧麾下,更能對外傳遞出一個信號——

要建樹屬於自己的事業,到什麼年紀都不算晚!

不過哪怕抱著這樣迫切的想法,喬琰也並沒立刻應允於她,而是嚴肅地問道:「若是早先我可能毫不猶豫地就應允下來了,現在我卻得再問你一次,若是我隨後便要同袁氏反目,你可還能做出這個選擇?」

馬倫並未猶豫,也以一貫平穩包容的語調回道:「我姓馬,不姓袁。」

所以喬琰的這種選擇對她來說,並不是個影響決定的因素。

而在馬倫給出了這個回復後的第二日,酸棗聯軍遲遲抵達。

------

此時的洛陽已經不再是為董卓所掌控的洛陽,而是由并州軍和魯陽聯軍,連同已經回到自己人身份的北軍五校一併戍守的洛陽。

袁紹對於自己的來遲並無什麼負罪感,總歸他身上也擔負了個討伐董卓的「美名」,算起來還可稱為大漢忠臣。

只是讓他絕沒想到的是,當他剛踏足入城,便有一支長箭疾掠而來,蠻橫地自他的鬢邊擦過,又從他後方的士卒空隙間門穿過,扎在了遠處的地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