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去的可能性非常高!
許攸又道:「明公不必令天子冊封劉伯安為涼州牧,只需令劉伯安之子劉和暫代幽州牧權柄便可。」
若真給出了涼州牧的位置,那才難免要讓劉虞覺得此舉不妥。
居中調停,才能讓他以一制約者的身份前往。
袁紹贊道:「便依二位所言。」
劉和一度為劉協伴讀,去歲洛陽被攻破後,董卓攜帶劉協外逃之時未能顧及將他帶上,也隨著鄴城朝廷的建立而來到了冀州,與袁氏子弟的關係不差。
以劉和暫代幽州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給了袁紹插手幽州事務的資本。
他轉向沮授,說道:「請先生說第二件舉措吧。」
沮授回道:「請明公延請鄭康成前來鄴城,重啟太學,同時——」
「請涿郡中盧公鄉里弟子,並漢濱荀公避禍之時所收弟子,齊往涼州為其師請命。天下大儒,於黨錮之禍間已損失不知凡幾,喬并州若貿然進取長安,盧公荀公性命必然不保,恐為大憾。」
「眾弟子不為勸其不戰,只為勸其靜候荊州方向分出勝負,可再出一軍攻伐長安之時,待萬事穩妥再戰。」
盧植與荀爽必然是希望喬琰直接出兵的,可董卓絕不會讓他們的這種想法傳遞出去。
這也就讓這種輿論聲討的方法有了可行性。
何況也正如沮授所說的那樣,這些被請去奔赴涼州的子弟可不是阻攔喬琰打董卓,救回天子,而是希望她再等一等,確保能快速拿下董卓,而不至讓名士犧牲之時再戰。
可荊州劉表和孫堅朱儁等人之間,到底要多久才能分出勝負,這也不是一件可以輕易定論的事情,袁紹甚至可以在其中插手,做出些行動來。
但從明面上,他只是將青州大儒鄭玄請來了京城,將已經荒廢了一年有餘的太學開辦起來,作為其中的主事者而已。
這甚至是一項繼續收攏士人之心的舉動。
這兩道舉措落下來,喬琰若要想攜征討韓遂成功後的大勝之勢進攻三輔,起碼在一年半載之間都是不可為的。
若真這麼做了,她原本漢室忠臣的身份,就站不住腳跟了。
以沮授所揣測,哪怕喬琰並不像她所表現出的那樣為先帝孤臣,而是以漢臣之名,行割據之實,也絕不會在此時做這等自毀長城的事情。
他話音剛落,袁紹便拊掌而起,朝著沮授行了一拜謝之禮。
沮授這兩項建議,不只是拖住了喬琰的舉動,更要緊的是,這兩項舉動的背後,都是在為他那雄踞河北的計劃繼續添磚加瓦。
這才是最為頂尖的謀士所應當表現出的素養!
他袁紹有此等謀士,何愁大事不成!
155. 155(第五卷終) 劉虞到來……
既已定下了方略,袁紹倒也在此時稱得上是雷厲風行。
許攸提出的「以輿論方式迫使劉虞暫時離開幽州,前往涼州阻遏喬琰攻伐之勢」的辦法,正是對沮授所提出的大方向的補充。
袁紹當即讓人去將其執行了起來。
這並不是一件很難做到的事情。
在如今這種天災橫行的時候,幽州的漢民與烏桓人都是真心實意地覺得,若是劉虞掌權能夠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他們還真能支持他登上皇位。
袁紹讓人刻意引導了言論後,哪怕劉虞已經公然對這種諫言提出了反對,也並沒能阻止這種私下裡的聲音愈演愈烈,直到傳遞到他的耳朵里。
昔年皇甫嵩平黃巾的戰功在手,又有早年間聲望的時候,也曾經面臨過這樣的拱火抉擇。
但當時的大漢天子沒到一年就將皇甫嵩從冀州境內調走了,又削弱了他手中的兵權,這種支持的聲音至多不過是在童謠中還殘存著一星半點,能讓人窺見彼時的情形而已。
可劉虞要面對的情況不同。
漢室中央聲望的衰頹,讓幽州地界上此等言論的甚囂塵上,甚至會被人懷疑是否是他自己在有意放任這種聲音。
劉虞待人寬和,自己也不是個很有膽魄決斷的人,為這種遏制不住的趨勢所裹挾,他心中別提有多發愁了,生怕自己從一個趕鴨子上架的平叛州牧,在已經突然變成先帝的託孤大臣後,現在又要突然被人說做是早早對皇位有所覬覦。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