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可以出於憂慮民生和大漢邊陲動亂這樣的理由來勸阻喬琰進軍,卻不能在身處此地的時候,將她治理涼州并州的手段搬運到東面朝廷去。

不管他是真這樣想的,還是只是需要對外建樹起這樣的一個形象,總之在這種道德準繩的限制下,哪怕喬琰很乾脆地往後退了一步,將火石寨軍屯移交給了皇甫嵩和劉虞來管,劉虞所做的也只是約束此地羌人的舉止,和統籌糧食生產入庫之類的事情而已,從未深入接觸過種植的工具。

劉虞這種「知情識趣」遲早要讓他有大麻煩,但這顯然不是喬琰有空閒去關注的事情。

她要的只是她在涼州地界上的造物辦可以順利地開展,也作為冬季收容羌人的一個重要去處。

在這座湟中河谷的收容「城」內,那些參狼羌人面前的接引人已接著說了下去。

「第二處是紡織辦,這地方目前所需要製作的東西只有一樣,就是油布,所以招募的人手也不多。」

他沒解釋為何要製作此物,但就算他面前的這些羌人將此事問出來,他也回答不上來。

這是喬琰專門下達的指令。

要想製作油布,在南方地界可以用油桐,這也是最合適的材料。

可惜在涼州并州這種相對乾旱的環境下,油桐樹無法正常生長。

好在還有一種已經在這二州地界上種植的作物提煉出的油,也符合幹性油的特徵,就是胡麻油。

這就給了喬琰在越冬時節生產油紙和油布的條件。

「第處是建造辦,這地方徵用來做的事情相對要耗勞力些。」他指了指依然在落雪的帳篷之外,說道:「你們應當也看見了,有些地方的積雪需要有人清掃,河道與水渠的在雪霽時候也需要繼續開鑿,還有就是你們見到的往來於湟中和西宮鹽池之間門的搬運隊,同時還有另外的一支,負責武威郡和西北鹽池之間門的往來。」

「但也不用覺得這就是個苦差事,往來趟,所用工具的磨損在限度內、鹽滷運送的數量達標,這個冬天就可以歇著了。」

對羌人來說,在有抵禦嚴寒之物的裝備條件下,穿行於雪原好像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本事。

迷唐朝著周圍掃了眼,發覺有不少人對這個選擇頗為意動。

畢竟他們在路上就看到過姚嫦所率領的運送隊伍,從衣著到武器,看起來都是十足的體面。

接引人並未對他們的傾向性做出評價,只是接著說道:「第四處是接待辦,你們應該猜到了,我就是隸屬於這裡的。但我們有專門的選拔條件,需要形象與表達能力具佳,需要對涼州的情況知之甚多,以及——」

「需要會說漢話,能給君侯手下的軍屯民屯負責人匯報消息。」

「漢話?」迷唐的眸光一動。

看著這接引人在此地侃侃而談,她對這個位置也頗為嚮往。

可光是這一條,就足以篩選掉絕大多數的人了。

比如說她。

接引人繼續說道:「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五處了,這個地方被君侯命名為外語辦,是專門教導羌人學習漢話的地方,近來還加上了讓鮮卑人和匈奴人學習漢話的工作。」

「如若能在冬日完成基礎漢話的學習,不僅可以得到專門分配的田地,還可以得到一筆可吃用一年的糧食。當然,這地方不是那麼好進的。」

迷唐想想都能猜到,這其中的限制條件必然不少,否則只怕人人都想擠破了頭往那裡去。

「君侯的意思是,如果前去一試的羌人能在七日內學會五十個漢語詞彙,就被准允留在此地進修,無論這一冬能否學有所得,都可以順利加入處軍屯民屯中。若能學成,更會委以重任。」

這個委以重任的說法沒有進行明確的限定,可也正是如此,才讓人越發浮想聯翩。

自進入湟中谷地後她們所見的種種場面,都與早年間門的印象有別,很難不讓人有這樣的直觀感受。

接引人朝著她們露出了個友善的笑容,「你們可以認真考慮,不過最好是早做決定,畢竟住在此地要交納五銖錢,去了對應的辦公之地,不僅有正式落腳的屋子和棚圈,也有薪酬可領。」

有地有錢……

這越聽越像是個對羌人來說和美夢一樣的待遇。

迷唐聽著外面夜幕降臨而發出嗚咽之聲的寒風,輾轉思考起自己的去處。

有一個外語辦的選擇在,但凡是有一些遠見的人,都知道應該去試一試。

可語言這種東西,並不是想要快速學會就能學的。

她時常聽人說,這其中也要有些天賦。

那她有沒有這個天賦呢?

她剛想到這裡,就對上了被帳篷縫隙里投進來的微光映亮的一雙眼睛。

雖然明知這是她臨床的同伴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又或許是因為換了一個環境,這才沒能快速入眠,迷唐還是被嚇了一跳。

但帳篷內安頓著的羌人不少,她只能極小聲地問道:「你怎麼還醒著?」

被她詢問此話的同伴是個圓臉姑娘,年紀並不大,只在二十上下的樣子,她朝著迷唐靠近了些,用同樣小聲的聲音回道:「那個接待辦的人走前,我又多問了他兩句。你知道嗎,他先前說各個做事的地方吃用之物不同,還真不是瞎說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