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提這個可能性,說回其本人來。他的妻兒因君侯當年在樂平收容眾人才得以活命,對君侯多懷感念之心,比起上一位孫公佑,對君侯的忠誠度更高。」
「自樂平黑山軍不必以種植薯蕷為生後,他並未選擇投身軍伍,而是做起了些小本生意。因其形象與口才都不錯,如今已在晉陽城中定居了,轉為租賃大店面。若再給他幾年,或許就是個納商稅的大戶。」
喬琰心中思忖,按照陸苑所說,這個人很適合作為發展生意走南闖北的自己人,是可以確定的。
但能不能擺脫開他出身的影響,處理好情報工作,往來交談的對象能不能實現階層的跨越,好像有點難說。
陸苑也緊跟著說出了這份顧慮。
「所以我給君侯的建議其實是,用第二位打開商路,用第一位收集記錄篩選信息,用第三位,不,應該說用第三組,作為情報體系的負責人。」
聽到組這個字,喬琰的心中閃過了一絲明悟。
陸苑為何要在喬嵐和喬亭這對姐妹來見她之後到訪,也不言而喻了。
只聽陸苑接著說道:「君侯的兩個堂侄女昨日抵達的時候,我跟她們聊過一會兒,提到了她們抵達并州的方式。年歲小的那個告訴我,她們選擇以商隊作為掩蔽,雖是倉促之下的決斷,在所攜帶的商品選擇上卻是深入考慮過的。」
「若是選擇的商品不夠具有說服力,很容易讓人看出她們其實是一對姐妹喬裝成的男孩,這就太危險了。」
「梁國睢陽出產的特色物品里,在她看來最合適賣往并州的,就是商丘桐木所做的漆器。因為并州物價中正,民眾安居,料來不缺什麼食物,但民有閒錢,便一定會缺擺件。」
「此外,君侯為女子,支持女子做工掙取家用,那她們手中也該有餘錢,所以她選擇了漆器髮簪和漆器首飾盒。這些東西以她們兩姐妹的體力能運送過來,又合理解釋了為何要往并州跑一趟,絕不至於引起旁人的懷疑。」
喬琰聽來都覺得,在逃奔離家的突發決定中還能想到這些,實在難得。
陸苑朝著她拱了拱手:「我該恭喜君侯,您的這對堂侄女里,大的那個擅長決斷,小的那個善於細思,放在一起當真是一對再合適不過的主事人。」
「她們也比誰都更適合,作為君侯的心腹耳目。」
194. 194(33w營養液加更) 四姓之罪……
陸苑這句話是沒說錯的。
哪怕是已經投靠到自己手底下的謀臣武將,也未必就能在其掌控情報組織的時候,完全放心去信任。
可喬嵐和喬亭這對姐妹不太一樣。
姓氏和性別的兩重限制,讓她們只有在喬琰掌權的環境下,才有可能得到真正公平公正的待遇,靠著自己的頭腦與能力,而不是靠著美貌出頭。
喬蕤戰死於袁術和劉備的交戰之中,更是讓她們身上少掉了一層從父輩這裡帶來的桎梏。
而歸根到底,哪怕袁術被迫退守到豫州是因為喬琰干擾荊州戰局的連鎖反應,又哪怕袁術會與袁紹翻臉交手是喬琰推波助瀾下的結果,喬蕤之死也不應當歸罪到她身上。
恰恰相反,收容是恩,栽培是恩,能擁有獨立的人格而不是作為什麼人的附庸,也同樣是喬琰對喬氏姐妹的恩。
這已經足夠作為挑選的理由了。
不過這是個相對來說比較危險的工作,等到各州混戰之際,商人遭到打劫、被脅迫送交財貨的情況多有發生,民生多艱之際的流寇橫行也不少見,再怎麼安排了隨行的武裝保鏢,還是有出事的可能性。
同時,兼任情報頭目的身份,和與各方勢力虛與委蛇打交道的處境,也讓身份一旦暴露,面對的就是送命的風險。
除非,那時候喬琰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已經要到各州都為之忌憚的地步。
到那種局面下,只要喬氏姐妹的身上打著她喬琰自己人的印記,都沒人敢動她們。
喬琰沉思著其中利弊風險,有一陣子並未開口。
但陸苑從她的臉上看得出來,對於這個人選她其實是滿意的。
就算是啟用外人放在這個職位上,也需要有這些關於忠誠和人身安全的權衡,相較而言,喬氏姐妹已算是風險最小的了。
「先讓她們在書院內就讀半年,適應其中的生活,等長安事畢,我便將此事問詢於她們。」喬琰拍板做出了決定。「如若願意接手此事,她們所要學習的課程就得改一改了。」
光是靠著她們在選擇投奔并州時候的這些表現,還不足以讓她們從容接手這樣特殊的職位。
從言談舉止的儀態,說話的口音,評判情報的眼力,應對危機的技法等等,都需要做專門的培訓。
為了確保她們來到樂平書院後又消失,去執行那個走南闖北的業務,不會引起書院中學子的注意,喬琰到時候也需要做好準備。<="<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