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0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他剛走幾步就聽到賈詡喊了一句「且慢」。

賈詡走上前去,將劉協衣擺上的布料撕下了一片,纏在了劉協的手臂上,直到看起來包裹得極其厚實,這才停手。

對上李傕的目光,賈詡回道:「給外面看個態度。」

李傕恍然大悟。

今日隨同他前來的人里,並不只是他的親信。

為了便於他快速掌握長安城,他以不同理由拉攏的兩種人都帶上了不少。

還心向董卓的那些,他得讓他們看到,董卓只是處在被軟禁的狀態,並沒有被他犯上殺死。

而為了天子而倒向他的,想看到的自然是陛下被救出董卓的魔掌。

那麼此時的劉協當然是越慘越好。

可要知道,他寫給李傕的那封血書,所用的當然不是他自己的血。董卓也知道對劉協這個天子不能竭澤而漁,平日裡並未在飲食上苛待於他。

那就只能造一造假了。

賈詡的這番表現,讓李傕先收回了對他可能還心向董卓的懷疑。

故而對賈詡接下來的幾條建議,李傕依然保持了聽從的狀態。

第一條是,李傕想領大將軍位,都統軍事無妨,但只能先將詔書保留在手中。

當務之急是確保此時的長安城裡沒有董卓的部將會試圖將其救出去,或者將其眼下的情況傳遞給段煨。

第二條是,令段煨派遣部將探查涼州情況。

「為何不是讓其返回長安述職?」

段煨乃是董卓的死忠,治兵又極有一手,李傕怎麼想都覺得,與其讓他還活著給自己製造麻煩,還不如以需要調度兵將為由,讓他回長安,將其拿下。

別管是直接尋個謀反的罪名將人給殺了,還是將他給軟禁了,總之免除後患才是正道。

賈詡回了李傕一個欲言又止的神情。

李傕:「……」

他可能聽明白賈詡的潛台詞了。

別看他在對上董卓的時候,篤定自己能取勝的說辭一氣呵成,可真要論起統兵的能力,光靠著他,肯定是沒法打贏喬琰的。

在這種時候讓董卓的權柄落在自己手裡也就算了,要是真把段煨給拿下,再少一路相助的勢力,他只怕並沒有這個反擊的機會。

他自己或許還能跟段煨去比一比,他那些兄弟侄子的,就遠遠不如了。

賈詡這句未說出口的話,留著讓李傕自己品味就是了。

他只是繼續說道:「距離秋收已不遠,關中平原比起涼州收穫更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時調度段煨反而令人生疑,探查敵情卻是常理。」

「喬琰已回涼州,誰也無法確保,她不會選擇搶先進攻三輔,即便是相國在這個位置上,也會下達讓段將軍前去探查的指令的。」

他若是不這麼說還好,一說相國會做出這等選擇,李傕連忙回道:「就依先生之言。」

他可不能承認自己還不如董卓明智!

頂多就是在臨近要將這道指令送往郿塢的時候,他又朝著某位「王佐之才」徵詢了一下意見。

對王允來說,段煨還處在可以自由行動的狀態,顯然要更符合他希望董卓部將內鬥的想法,也跟著忽悠了一嘴,越發堅定了李傕的決心。

於是這封令他小心窺探涼州漢陽布兵情況的敕令,很快抵達了段煨的手中。

段煨不疑有他,當即派出了斥候。

隨著喬琰在涼州各郡的力量增強,董卓留在涼州的那些耳目,至多也只是將涼州境內發生的大事匯報過來。

比如并州牧何時在涼州,何時又在并州,再便是州中的那些勢力更迭。

但對涼州和三輔交接之地的情況,他們卻不敢擅自查探。

自今年年初喬琰宴請涼州各世家豪族後,這些耳目眼線更是人人自危。

也不能怪他們不敢貿然行動。

所以只能交給斥候來做。

但讓段煨頗覺意外的是,按照斥候送回來的消息,此刻鎮守於上邽這個隴上要衝的,居然不是喬琰的人手。1

從明面上來看,軍隊的著裝並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可段煨麾下的斥候眼力何其毒辣,清楚地看到了這種軍隊素質上的差異。

他們太懈怠了……

以喬琰的戰績來看,這種低級錯誤不會是她會犯的。

這不是個尋常的徵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