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2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然而正在他意欲死戰殉城的時候,他卻聽到了對面士卒進城中鋪天蓋地而來的聲音。

「君侯有令,繳械不殺!不得傷及平民!」

「君侯有令——」

等等!情況好像沒有他想像得那麼壞?

------

等他被帶到了喬琰的面前,得知了李應樊稠等人連帶著他們所率領的兵卒,已經在渭水河谷中死的死,降的降後,他看向喬琰的目光不免越發敬畏。

見喬琰的兵卒除卻用於掌控城中防守的之外,其他人都留守在城外,確實如她在傳達的軍令中所說的那樣,對已經手無兵戈的士卒只扣押起來而已,對城中平民更是秋毫無犯,他這目光中又多了幾分敬佩。

所以說,之前是誰將她形容成這種凶神惡煞狀態的?

他剛陷入這種疑惑,就聽喬琰說道:「將你知道的長安情況都告知於我。」

他連忙回道:「段將軍和張將軍在渭陽君的報信下決定聯合起來,朝著長安進發,將董相國給救出來,若是出兵順利的話,此時應當已經得手了。」

一想到這裡他又覺得有點苦惱。

倘若段將軍打回來了,他到底應該算是為哪邊作戰的?

若是心向段將軍,以這位喬并州麾下兵卒的實力,他可能稍微生出些反心,就會人頭落地。

可若是心向剛投降過去的喬琰,他又實在對不住段將軍對他的栽培。

喬琰將他臉上的糾結為難之色看了個清楚,卻並未點明道破,只是琢磨起了長安的情況。

渭陽君……這是董卓的孫女。

會是由她來聯絡的這兩方勢力倒是讓喬琰覺得有點意外。

但此時沒必要多想這個聯絡者的情況。

喬琰只是直覺,在這位守城將士這裡說起來勝券在握的事情,或許並不會如他們所想的那麼順遂。

李傕能成功奪取董卓手中的權柄,光靠著他自己肯定是做不成的。

能將長安城的水攪和成這個狀態,其中必然不乏賈詡的手筆。

那麼在她未有將至長安的消息傳來之前,賈詡大概也不會看著董卓輕易回到先前的位置。

只不過……再有多少意外和人為的影響,去限制這場雙方廝殺分出勝負,在長安這樣的地形環境下,也很難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交戰。

喬琰也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

在她領兵進入關中平原的這一刻開始,這片南北有山嶺庇佑的天賜屯田之所,從地盤到其上的人口,都已經納入了她的考慮之中。

倘若當年未曾擴散出洛陽北宮範圍的那場大火,因這兩方的爭端,轉為在長安城中上演,那可不是她想要看到的。

「奉孝!」喬琰立刻開口道,「你與公明和文顯領兵鎮守此地,其餘人等隨我東進長安。騎兵同我先行,公達領步兵在後。」

不多休息了!立刻動身!

------

在喬琰做出這決定的時候,長安城已經經由了最混亂的一日。

董卓在解脫了束縛挾持天子後,立刻發動了對部將的召集,意圖儘快將李傕這個叛逆之輩給從長安城中清除出去。

李傕先前是用的何種理由從他手中奪去的權柄,現在就要以何種方式被他給拿回去!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明明他手中有一個劉協,對面卻聲稱他只是用一個年歲相仿的孩子佯裝成了天子,想要為自己的叛逆尋求理由而已。

在李傕的說法裡,且看朝中大臣站在了哪一邊就知道到底孰真孰假了。

這可把董卓氣得不輕。

劉協確實在李應等人出兵的時候,被李傕夾帶著前去送行,這樣一來,見過他的人就並不少。

可要知道,在如今的時代背景下,庶民對天子是天然有一份敬畏情緒的,敢於直視這張臉的都不太多,能參與到此次李傕和董卓雙方爭奪戰里的,也就更是少之又少。

反倒是認得王允和黃琬這兩位大臣的人要更多些。

居於長安的兩年中,他們沒少爭取來經營此地民生的舉動,也因人手的匱乏而親自操持。

這讓董卓這邊聚集的西涼軍和其他隸屬部卒增多的同時,李傕那邊打著護駕名號聚攏的人也隨之增多。

以至於在短暫的交戰後,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段煨自池陽的城牆朝南方看去,敏銳地留意到,原本圍攏在此地的兵卒退去了不少。

他也當即將這個消息告知給了張濟和董白。

「按照段將軍的意思是,此時的長安城中或許有些特殊的變化?」

董白托著下顎沉思道,「要我說的話,這應該確實不是李傕想將我們誘導出城的陷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