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有些舉動可能不太合適,她恨不得做個劉虞的紙紮人像直接放在長安的未央宮中,而後開始「從天子命」行事,而不只是像劉虞所問的那樣,將他這個筏子廣而告之於各方勢力。
好在有盧植荀爽皇甫嵩等人的協助,她的舉措要推行下去也並不算難。
對她自己的人手安排,也無外乎就是幾句話的事情。
涼州正在秋收繁忙之中,不日便可結束。
喬琰便著令趙雲迅速統領五千兵馬回返涼州,前去武威郡的軍屯所在,督辦軍糧入庫之事。
這一安排,也算是對盧水河岸軍屯的有始有終。
但這實際上並不是一出簡單的委任,因為此行所選擇的都是此番進攻長安中的精銳部從。
當兵馬赫赫奔行於涼州大地上的時候,便意在告知於涼州眾人:她喬琰雖然拿下了關中,卻並沒有在兵員上遭到任何的損失,也絕沒有放棄掌控涼州的意圖!
若是此前漢陽四姓的遭遇還不足以讓他們引以為戒,那她也並不介意將此事再尋個地方重演一次!
與趙雲同行的還有一個人,正是被趙雲「擒獲」的閻行。
在外人的眼中,閻行曾經為韓遂而背棄喬琰而去,給她惹出了些麻煩,但因喬琰厚待於他父母的舉動,又讓他重新棄暗投明。
到底要如何用這個人,也無疑會成為外界品評喬琰手段的一項標杆。
所以喬琰決定來上一出故技重施。
以徐榮為主將,閻行為副將,駐紮於涼州敦煌郡。
由此二人負責,一面確保在河西四郡的豪族倒向喬琰後,敦煌、酒泉與張掖三郡,能納入涼州的管控之下,一面繼續經營絲綢之路的往來。
被喬琰塞進這一支隊伍中的,還有一部分羌漢二族在語言上卓有天賦之人,其中就包括了姜唐。
這支隊伍暫時還沒有這個必要去承擔起西域都護府的作用,而更像是保持著綏遠定邊的用途,但也未嘗不是她的某一種信號。
從情理上來說,對於閻行這個叛將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此外,喬琰給趙雲的第二道指令是,當他完成武威郡軍屯的工作後,將臨時安頓在此地的西涼軍和長安徵兵做一個區分,將長安兵卒帶回關中,於陳倉成立新的軍屯。
在他離開前,將武威軍屯的職責納入徐榮的管控之下即可。
有武威段氏、張氏和顏氏的協助,又有盧水羌人的逐漸歸化,徐榮的壓力不大。
同時由趙雲轉告程昱,將金城軍屯的職責交給段煨。
由他來看管此地,永守湟中,令其不為羌人所亂,也正是喬琰對董卓和其家人給予體面死法後,段煨給她的承諾。
他不可能毫無芥蒂地替喬琰征戰,但他可以如他的堂兄段熲一般,成為涼州秩序的守護者。
只不過這一次,用的是喬琰的辦法。
在他於隴西郡完成對董卓和其家人的安葬後,便可直接上任。
至於關中這一頭,新建立的陳倉軍屯中,管理者並不是趙雲,而是原本和程昱一道在金城郡軍屯共事的國淵。
他也隨著趙雲的回返關中一道前來了此地。
身為喬琰的屯田校尉,又已經有了在涼州從事屯田之事的經驗,給他換到這裡來,還不至於讓他手忙腳亂,也可算是對他的磨鍊。
而趙雲所要負責的,則是從散關到長安一路上,益州方向而來的四條要道的戍守。
也即散關道、斜谷道、駱谷道以及子午谷。
因徐庶在早先就被喬琰委任了益州方面的事務,此時便毫無疑問地成為了與趙雲配合的軍師,楊豐則作為趙雲的副將,協助其完成戍守工作。
相當於是將趙雲從短暫行使的文職轉回了武職。
長安周邊,從郿塢到華陰之間的民田事項,則被喬琰交到了程昱的手中。
當然,程昱抵達長安的時候,已經是趙雲回返涼州那道指令下達的一個月後了。
喬琰也早已經和盧植王允等人商議出了關中區域內民田和軍田的範圍。
此時這張由長安城中官員整理出的圖冊,直接交到了程昱的手上。
程昱將圖冊翻了翻,說道:「看起來君侯還未打算順勢拿下整個司隸。」
在這圖冊中的屯田區域,只局限於三輔區域,終結於長安和洛陽之間的潼關。
喬琰回道:「別人覺得我可以這麼做,與我自己要這麼做,還是有些區別的,三輔叛賊盡誅,已將我們需要管控的地盤擴大了太多,現在就和兗州豫州交界也未必就是好事。」
在這回話中程昱看得出來,喬琰並未因為此番長安之戰的順利,就被沖昏了頭腦,而是依然保持著冷靜籌劃的狀態。就像在此時處理和周遭鄰居的關係上,她就深知,到底該當在何時表現出咄咄逼人,何時又該當退一步。
這是個好徵兆。
既然如此,他也更應當保持住一份平常心。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