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於是,就像此時身在豫州的劉備和袁術是以渦水為界對峙一樣,公孫瓚在隨後收攏了隊伍,反擊推進到了鮑丘水一帶。

也就是說,他和劉虞以東西對峙之勢,各自占據了漁陽郡的一半。

他平日裡就看不慣劉虞這種溫和做派,在強者為尊的邏輯下,滿心只覺該當將劉虞逐出幽州。

可現在好了,能不能將劉虞逐出幽州不好說,怎麼眼看著他都要去當天子了!

這算是個什麼道理!

就憑他是漢室宗親嗎?

公孫瓚神情鬱郁。

只有一河之隔的漁陽與狐奴二縣,便是劉虞的屯兵之處。

時近十一月,在這等天寒地凍的氣候下,在他此刻屯紮的平谷,城外已是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

往北看去,便是若隱若現的陰山山脈,在黃昏暮色中剩了一抹勾勒在天邊的剪影。

公孫瓚望著這樣的一幕,唇角緊繃成了一線。

若只是劉虞要去當天子了也就罷了。

以當今漢室可以鄴城有一天子,長安有一天子的情況,從漢靈帝的血脈即位,發展到漢室宗親上位,早就是一件可以預料得到的事情。

非要說的話,就是在他腳下的這片漁陽郡土地上,幾年前還有個叫做張舉的傢伙揭竿而起,自號天子呢!

擁有「天子」之名,不代表著劉虞真就成了為上天垂憐偏愛之人。

這樣說來,他去當他的天子好了,還能暫時退出和幽州之間門的爭鬥,讓他公孫瓚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

但偏偏劉虞在此故作姿態,為顯其對天子之位別無他念的樣子,竟聲稱要先平定幽州之亂。

這便徹底激怒了他!

劉虞不肯就任,那麼那位才從長安戰事中抽身的并州牧,為達成將劉虞捧上天子之位的目的,勢必要將并州的人力源源不斷地投入到幽州的戰況中。

這對公孫瓚來說絕不是個好消息。

他在中原沒有那麼多耳目,無從得知喬琰麾下蹶張弩的厲害。

但他久經戰場,完全猜得出來,這到底是一支有多強盛的隊伍。

光是被喬琰先前派出的張遼和麴演,就已是實打實的悍將。

若是再加上陣斬董卓的呂布呢?加上她攻破葵園峽的重甲步兵呢?還有她剛收復的涼州馬家軍呢?

公孫瓚不敢去賭這個可能性。

他還深知一點,除非他真被打退到了遼西郡,或者是更東面的地方,否則在南面的袁紹絕不會因為支持劉辯的立場而出兵相助。

只因他對袁紹來說也是個附骨之疽。

可他若是真敗退到了這個地步,且不說在戰場上刀劍無眼,他到底還有沒有活命的機會。

就說那北面的烏桓人以及鮮卑支部,都慣來是些欺軟怕硬的存在,隨時有可能趁機將他吞併。

在這種情形下,他哪裡還等得到袁紹的救援!所以他必須自救,不然只有死路一條!

公孫瓚不由發出了一聲冷笑。

他其實早應該明白這個道理的。

劉虞因為東海恭王后裔的出身,可以一路升遷到幽州牧的位置,為先帝託孤之臣,加大司馬,可以在劉協失蹤後成為天子候選,還玩上個三請三讓的戲碼。

他公孫瓚雖出身貴族,卻因為生母地位低下,只能從小吏做起,除卻岳父推動的那一把之外,所有的升遷都是在他和北方胡人之間門真刀真槍的拼殺中爭取出來的。

這鮮明的對比,竟不知和這塞北的長風相比,到底哪一個更讓人覺得齒冷。

可他從不甘心因為所謂的高貴低賤之說認命!

公孫瓚握緊腰間門長劍的手猛地攥緊,也當即朝前邁出了一步。

這條橫亘在他和劉虞之間門的鮑丘水,自燕山山脈以北的地方發源而來,一路向著南方流來,直到在他視線所看不到的地方流入渤海之中。

日暮的暖色調光影投入河流,卻掩蓋不住其中流動的一抹冷光,也一如此刻公孫瓚眼中的厲光。

正是在這一刻,他下定了決心。

他非要讓劉虞知道——

這世上從來沒有那麼多既要又要的好事!

220. 220(一更) 三方會盟

公孫瓚既知道沒有這麼多兩全其美的好事,便也沒想著能在一戰之間平定遼東。

他能達成的只有兩種結果。

其一就是將劉虞斬殺,便是隨後對上喬琰也無妨。

他不會重蹈馬騰韓遂等人的覆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