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8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原本是想在三月春耕之前將潼關給修建完畢,可惜因進攻漢中的緣故,那邊擅長於山地作戰的人手我都必須調撥離開,只能由皇甫將軍帶領人手將其接下了。」

在長安與洛陽之間,最出名的關塞原本應該叫做函谷關。

這裡就是秦出中原一統天下的雄關要塞。

但隨著四百年間的河道沖刷,函谷關附近的稠桑原北側,被衝出了大片的灘涂地,函谷關的天然關卡自此不復存在。

若有人想要進攻長安,大可以通過繞行灘涂地的方式來走。

甚至連稠桑原本身也在多年衝擊之下變得不再陡峭,讓人可以通過攀援的方式通行。

這就意味著,要想依靠函谷關攔截住從關中以東來的敵人,光靠著原本的那座函谷關是不夠的。

故而在董卓攜帶劉協西逃至長安後,意識到這一點的段煨對董卓做出了提醒,得到了董卓的應允後,就在函谷關以西的地方重新修建了一座關卡。

利用黃土高原、黃河、秦嶺、潼河等地形屏障重新形成對關中的防護。

因為潼河的緣故,得名為潼關。1

喬琰進駐了關中後也得到了這座關卡的守備權限,所以前來給袁紹送糧食意圖修復關係的許攸,當時就是被喬琰從這裡丟出去的。

可在董卓的絕大多數防備是衝著北面的喬琰而來的情況下,這座本應當修建得更具備雄關鐵牢之效的潼關——

其實有點偷工減料。

在未央宮的修繕、紫宸殿與靈台的修建以及長安城中的道路翻修之後,潼關的加固也提上了日程。

可惜目前她的頭號職責還是進攻張魯,起碼要讓她拿下的這個大司馬位置發揮出其進一步的效果。

皇甫嵩頷首應下,又忍不住在此時調侃道:「燁舒於早年間便已有州牧之名,果然是將心性給鍛鍊出來了。」

大司馬的高位放在誰身上,只怕都不能有這樣的平靜。

她這幅表現,真得讓人感慨,有些人經由少年曆練之後,確實有著非同一般的沉穩。

喬琰回道:「皇甫將軍這話說得也不全然對,置身高位,人皆有欣喜與惶恐並作的情緒,但方今時局下,我若因一個大司馬位置而忐忑焦慮,又或者是驕傲自滿,只會給敵人可乘之機,倒不如當做早先那加在驃騎將軍前的大司馬和如今的官職沒甚區別,本著在其位謀其職的準則就是了。」

皇甫嵩聞言笑道:「那便讓我看看,你這位大司馬要如何指揮劉焉這位大將軍了。」

若非此番往漢中的一路多為山嶺,且是秦嶺這種特殊山嶺地形,皇甫嵩還挺想跟著一起去的。

但無論是他還是盧植都已過了精力旺盛的階段,此時便不適合再行此事。

喬琰顯然也深知這趟行軍的特殊性。

即使他們這一方占據了讓劉焉來不及應變的先手優勢,也不能改變一個事實——

從關中突入漢中的路並不好走。

所以為了這一趟行軍,她帶上了身在關中的兩支堪稱山地戰好手的隊伍。

一個是姚嫦的羌人隊伍,一個是褚燕所率領的黑山軍。

在喬琰原本的計劃中,這兩支隊伍本是要協助程昱,朝著弘農與河南尹方向擴張的。

但在輕重緩急做出了一番調整後,他們最合適的去處還是隨同喬琰進入漢中之戰。

另一支和喬琰一道進發漢中的,就是由趙雲所統帥的軍隊。

這支軍隊原本巡防於從陳倉到長安的一線,負責各處對益州的隘口。

但在這會獵計劃制定後,也就意味著她可以以進攻來取代防守,趙雲就自然應當隨同她進軍。

而後,在決斷此次的隨軍軍師上,喬琰放棄了帶上郭嘉,而是讓其留在長安配合程昱應變荊州豫州兗州的情形。

戲志才留守并州,確保冀州和涼州方向無有突破關口之事。

李儒在完成了這番對益州的算計後暫時需要銷聲匿跡,故而回到上郡和賈詡這個「叛徒」作伴去了。

楊修還在綏遠城當傳令官。

這樣一來,還剩下可以帶的就只有兩個人了。

荀攸和徐庶。

「我有意讓元直還是前往武都郡,把守住武都通往漢中沔陽方向的出口。」喬琰在回返到大司馬府後安排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