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9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至於涼州……還是暫時讓馬超父子和此地解綁為好。

喬琰也盤算著,或許還能趁著這個委派麾下將領留守漢中的機會,為他們向朝廷請封一個官職。

而若是漢中這邊的官職到手,戰功比他們更高的,也自然不當落下。

此外,將馬超和褚燕放在此地還有另外一個目的。

雖眼下她還沒有什麼參與到水戰的機會,也還沒有建設航路的可能,但甘寧這種能擔任水軍統帥的,既然出現在了她的面前,總還是要留意一二的。

以甘寧的脾氣,若是直接對他發起招募又暫時沒有其用武之地,反而有些不太妥當,若是讓劉焉將甘寧也作為這個犒軍所談的條件,大概更是要把人得罪死了。

還不如讓馬超和褚燕跟甘寧結交,先潛移默化地搭建起聯繫。

這是駐防上的安排,此外便是漢中的其他各項事宜。

農事上就不用多說了,徐庶跟隨喬琰到如今的時間也不短了,又有個在喬琰麾下掌管農事的母親,還一度在武都郡負責過小範圍的屯田事項,如今換到漢中,要想適應也不難。

唯獨需要在意的是,漢中這地方的氣候條件要比關中溫和,更別說是和涼州并州這種地方相比,在耕作的時間和技法上都得做出一些調整。

在這一點上徐庶應當心中有數。

「此外有三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做。」

喬琰話說到此,面色忽然嚴肅了起來。

「其一就是我在跟劉焉在慶功宴上所說的,要將天師道的信徒用在漢中的民生建設上,對方的信仰更重還是對你這位未來的漢中太守信賴更深,是你需要用心平衡的東西。如有拿捏不準的地方,立刻來信關中向我問詢。」

宗教這種東西,在如今還得算是萌芽階段,別說是徐庶,就算是程昱等人也沒有處理此道的經驗。

現在喬琰已經給他提出了個執行的方針,但在具體操作中所面臨的困難,誰也沒法給出個預言。

喬琰又道:「我雖說是要讓他們參與到修路贖罪之中,但他們不是單純的刑徒,也絕不能為了儘快完成駱谷道等地和關中的連通而加重其負累。」

好在徐庶自己的出身就不高,對這些黔首的同理心,會比士族子弟高出很多,這才讓喬琰對將他委任在此地所能達成的效果更多了一份信心。

「其二就是我找劉焉索要的竹木資源。」

「一方面確實是要用於水利的興修。我要你在漢中招募人手,將劉焉送來的一部分竹子製作成竹篾,而後送往長安。另一方面……」

「你應當還記得,我們在樂平製作楮皮紙的時候,其實也是順帶測試過其他植物的,竹子的效果不比楮樹皮差,甚至尤有過之,但北地的竹子長成速度遠不如南方,品類也有些差別。」

「所以我會從樂平調撥一部分人手來協助於你,你在此地將另外的一半竹子用於造紙,將所成的紙張送來關中。但此事不能讓劉焉知曉。」

否則劉焉這個擁有最大材料原產地的,豈不是要發達了?

喬琰可不喜歡幹這種賠本的事情。

徐庶應了下來,又聽她說起了第三件事,「如今漢中平原已經落在我們手中,等天子詔令抵達漢中,你將漢中東面的幾縣都給掌握在手。而漢中之東就是荊州的襄陽,我們眼下所在的南鄭甚至能與襄陽通過漢水聯繫,務必留神此地。我會調撥一部分江東交易來的人手給你,我要你在這裡設立船塢,以備不時之需。」

見徐庶一聽這話神情驟然有變,喬琰笑道:「別緊張,劉表這位漢室宗親如今還是很識時務的,將自己的長子都送到了長安來,起碼在短時間內還不會與我們有翻臉的可能,只是有備無患而已。也總得給這些人一個維持手感的地方。」

這些長於造船的好手,一部分被喬琰放在了黃河流域,一部分放在了漢水流域,說實話都有點大材小用,不過眼下還沒有臨海的港口,也只能先這般退而求其次了,總比徹底閒置得好。

徐庶這邊交代完畢後,喬琰又找盧夫人談了談。

她能和張魯在早前打配合,與劉焉的關係相處融洽,頭腦還是有的。

這種頭腦起碼能夠讓她在眼下的情況中認清自己的立場。

在喬琰手握天子大義且已將張魯趕走的情況下,絕不是喬琰非要天師道來對她統治漢中做出支持,恰恰相反,是天師道需藉助於喬琰來得到一個存活的空間。

只是在聽聞喬琰讓她走上檯面來傳播修正後的教義之時,盧夫人還是有些傻眼。

喬琰卻渾然不在意她的茫然,侃侃而談道:「你丈夫死後,天師道成為張修這個鬼主響應張角黃巾起義的一個幌子,你為了保住你的兒女故而任由其篡改教義,今日必須將其說出來,以免天師道就此淪喪,難道不合理嗎?」

盧夫人:「……」

合理倒是很合理,但是喬琰到底是怎麼做到,將此事說得這麼坦然且熟練的?

她問道:「若是君侯還要對其中的教義有所修改該當如何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