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9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話剛說到這裡,就聽一旁的妻子說道:「你都說了,這跟我們漢中地界沒多大關係,你管人家是不是好君臣。」

「那還是有些關係的,」他回道:「人家上來便說了,漢中的徵稅往後跟著關中來,畝稅是肯定不收的,芻稿稅自今年起減半,因并州的農耕之法並不一定適合於漢中,所以先在軍屯中做試驗,若今年出了成果,明年就能在這裡教授。要這麼說,我都想去買地來種了。」

「但好在,我還從那裡打聽到了個新活計,那北面鍚縣上游一點的位置要起個船塢,大概將會有個新鎮子,我多走些路,把野味和柴火挑到那裡去售賣,說不定也能多賺點,等到年末可以給你們多買兩塊好布。」

劉協怔怔地聽著父母商量。

養母問道,既然這樣的話,要不要乾脆往那邊再搬得近一些,可惜他們實在捨不得這一片的生活環境,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又聽養父說到,聽說現如今的長安城已經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裡,成為了周遭人口聚攏而去的地方,早年間還是人從長安外流往益州,現在卻成了益州的人往長安去。

這個在長安重新建立的朝廷,將今年的年號定為建安,可真是定對了。

劉協從未見過鄴城的情況,不知道身在那裡的劉辯和袁紹又是何種配合的模式。

但很奇怪的是,他有一種直覺,要達到養父口中的黔首聚眾而往,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養父說到這裡的時候摸了摸他的臉。

劉協臉上那條傷疤,因為民間所用的藥物在消除痕跡上的效果不佳,最後還是殘留了下來。

男人感慨道:「若是你的臉尚好,看你這個聰明的樣子,說不定我們過上兩年積攢些錢財,還能將你送到關中或者并州就讀,學些好本事。」

「我今日還聽人說,那位大司馬在并州開辦的樂平書院延請到了當世的數名大儒,又在關中設立了弘文館招攬天下英才,益州也有不少名士前去。雖聽來不是我們能奢望的,但若有機會總是要試一試的。」

現在便算了。

劉協的臉上有傷,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他應當是無法走正常做官路子的。

但對劉協來說,他一面遺憾於自己沒能親眼看到此刻的關中是何種景象,一面只覺萬分慶幸。

若他真去了長安,縱然臉上有這一道疤痕,也難保就會被熟悉他的老臣給認出來。

可在這個時候,他到底為何要去長安,又為何要讓人找到呢?

若是長安並沒有天子,那些大漢的臣子在剷除董卓後依然在四處尋訪他的下落,讓關中處在秩序凌亂的狀態,他或許會立刻向養父坦白身份,立刻返回長安去。

在解除了董卓所帶來的威脅之後,在那幾位輔政臣子的協助下,他必然會做好一個天子。

可現在的情形不同。

有仁君之相的劉虞居於中央,數日之內奪漢中的喬琰為大司馬,民眾身上的稅賦壓力忽然一減,又有四方的仁人志士前去投效,或許——

比起讓劉辯繼承皇位,劉虞的在位更是個合適的選擇。

他若是出現了,剛登基兩個月的劉虞豈不是很尷尬?

屆時這天下甚至不只是兩個天子,而是三個天子!

這說起來是件何其可笑的事情!

那麼與其讓剛剛恢復秩序的長安恢復動亂,還不如乾脆保持著現在的樣子。

就當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了劉協這個人,只有王安吧。

「愣著做什麼呢。」男人忽而朝著劉協喊到。

劉協轉頭就看到他已經沒站在自己面前了,而是從筐子裡取出了一個包裹得嚴實的東西。

「今日的集市上有人在賣燻肉,那調製出來的口味真是一絕,我用打來的野山雞跟他換了,今天給你加餐。」

他話剛說到一半,見妻子看向了他,連忙說道:「你可別說我在花冤枉錢啊!那野山雞是自己往我手裡跳的,燻肉是我以物換物弄來的,沒花錢。」

他一邊拆開紙包一邊嘀咕:「人家的鹽和醬用得比你足多了,總得給孩子嘗個鮮的。」

眼見這一幕,劉協忍不住笑了出來。

漢中易主也並未讓這對益州的夫婦在生活上發生波折,反而像是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了。

誰又能說這不是一種好結果呢?

他也實在捨不得失去現在這樣的生活。

雖然平凡又樸實,卻比任何時候都要讓他有安全感。

他也正好以一個漢中平民的身份去看看,在劉虞和喬琰聯手之下經營的天下,到底會是何種樣子。

------

而在劉協吃上了春筍燻肉拌飯的時候,喬琰也已經回到了關中。

任誰也不會覺得這是出征萬人回一半。

目之所及間,行在從郿塢到長安之間官道上的士卒押送著數量驚人的糧車,臉上的神情分明是凱旋的傲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