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從效力於她到如今所從事的職務,若按照并州的官職體系,應該叫做帳下督,但按照軍營的體系,應該叫做牙門將,現在改稱牙門將軍也實在沒錯。
但典韋覺得這個職位有點問題,倒也在情理之中。
今年長安城中的登基儀式後,因典韋負責將幾個孩子從樂平那邊接過來到此地觀禮,喬琰遇上過一次他兒子典滿。
結果典滿看到喬琰就跑,然後被人給逮了回來。
問他為何要跑,他一張嘴就露出了自己空缺的門牙。
說是因為自己的齒不見了,要是在君侯面前說話,有一點失禮。
在如今其實沒有門牙這個說法,而是將門牙叫做齒,還是喬琰將門牙這個詞告知了典滿。
在跟這些孩童打交道的時候還頗有童心地問他們,覺得她麾下的哪個武將最有安全感,以後她就給他一個門牙將軍的名號,保佑這些小朋友的門牙儘快長出來。
典韋原本還在旁邊聽個樂子呢,結果轉頭就看到眾人都將手指向了他。
典韋:「……」
他對當什麼門牙將軍沒有興趣,就算是門神將軍聽起來也比門牙將軍要威風。
於是在剛從喬琰手中拿到這份委任的時候,典韋直接把牙門將軍看成了門牙將軍。
事實證明,就算是在豎排版的情況下,文字的順序可能也不是很影響閱讀。
在喬琰的解釋下,典韋總算明白自己鬧出了個什麼烏龍。
按照喬琰的說法,牙門將軍既然常伴主帥,就往往還需要起到諫言軍策的用處。
雖然喬琰對後者所抱有的指望並不太大,但也不能改變牙門將軍乃是對偏將文武雙全的指望,否則可沒有這個戍守牙門的能力。
典韋這會兒哪裡還有意見可言。
這個委任可以算是武官中頭一份的信任了。
想到當年他其實還是先被喬琰俘虜擒獲而被迫上崗的,典韋不由撓了撓頭。
喬琰對他這表現頗覺好笑地搖了搖頭,又問道:「若真是門牙將軍,難道你就不要了?多的是有人想要這個將軍的名號。」
雜號將軍再怎麼雜,也是個將軍。
哪怕是像典韋一樣,因為擔任的是喬琰近衛的職責,並沒有實際意義上獨領一軍的權力,這個將軍號更像是一種榮譽嘉獎,也無疑是一份殊榮。
這份敕封一下,不只是喬琰麾下的其他人,對於典韋早早跟對了人很覺羨慕——
最羨慕嫉妒的大概還是兗州喬氏。
當年那個病弱的孩童,已不止是憑藉著戰功封侯,在漢室傾頹之中躋身大司馬的高位,今日還來上了一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算是讓身在長安的喬氏子弟看得眼熱。
但這些升遷的好事跟他們可沒有半點關係。
哪怕他們認識「喬琰」的時間更早,跟她之間還有著血緣的聯繫,也並不影響他們此時被排除在外。
在喬琰從漢中凱旋抵達長安後,還沒等她於朝堂上與眾臣解釋漢中之戰的始末與後續安排,也未到劉虞在鮮于輔的建議下向她諮詢官職變更的想法,郭嘉就已經將他對喬氏族人的安排匯報到了喬琰這裡。
雖然在情感上很想對這些人視而不見,也早已經跟程昱定下了行孤家寡人之道的方略,但既然人都已經到了她的面前了,見,總還是要見一下的。
起碼要跟對方把態度說明白。
所以在完成了所有官職的敕封后,喬琰才像是終於想起來了一般,讓人將她的「親人」都給帶過來。
讓喬琰都覺得可笑的是,這些被人帶進大司馬府的喬氏子弟,上來就對郭嘉來了個控訴三連,而分毫沒有一點收斂反省的意思。
要他們看來,他們這可算是吃了大苦頭了。
沒能見到喬琰的面不說,也沒能在大司馬府過上一陣子貴賓的待遇,甚至被郭嘉送到了軍屯之中去擔任勞工。
這都叫個什麼事!
就算是在黃巾之亂橫行的時候,又就算是在喬瑁死後,喬氏失去了東郡太守這樣的近距離庇護,他們也從來沒有受過這種需要親自下地做農活的折磨。
這當然不只是兗州喬氏一家的情況,對現如今絕大多數的豪強世家來說,種地之類的雜務都是絕不可能親力親為的。
喬琰看著面前的這些人,雖見到他們的臉色因為這幾日裡的艱辛而顯得憔悴不少,也絲毫沒有什麼同情的意思。
她語氣淡淡地開口說道:「奉孝所為確實有錯,我已經罰過他了。」
這幾人朝著一邊的郭嘉看去,見他一副精神萎靡的狀態,頓時精神一振。
他們就知道,一筆寫不出兩個喬字!
雖然喬琰已經坐在了常人所不能及的權力高峰,但親人的存在無疑是她背後的支持,她不可能捨棄掉他們。
所以他們現在前來投靠也為時不晚。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