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0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比起敢於捨棄下家族中的安穩生活,選擇前來投奔喬琰的姐妹倆,喬真時常覺得自己只是個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在喬琰發出這句選擇的問詢之前,她甚至覺得自己可能要被趕回兗州去。

可如果要離開這裡,回到原本的兗州故土,她真的捨得嗎?

大概不捨得。

在樂平書院裡,不會有人對她的稱呼是喬瑁之女,不會有人告訴她她需要學好琴棋書畫,以便在一個需要她展示的環節能拿出趁手的才藝,同樣不會有人覺得她去接觸什麼藥物炮製是什麼違背常理的事情。

她性子有些溫吞,在此地倒也敢朗聲說笑,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而這在兗州是絕不可能出現的。

喬真回道:「我父親已死於討董之戰,我母親早在數年前就過世了,我兄長與我之前的關係並不親厚,我唯獨記得的也只是他早早學會了汲汲鑽營,故而回去那個家對我來說的意義不大。」

「君侯能對我有此問我已覺得很是意外而驚喜,只望君侯不要嫌棄我資質平庸就好。」

喬琰笑了笑:「這世上有多少普通人呢?起碼另外的一個普通人並不叫做喬真,這就是一個特殊之處了。」

喬真確實不像是她所接觸過的大多數下屬一樣,曾經在歷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就連她坐在面前的時候,笑容也溫柔和煦得像是一抹不留痕跡的水波。

但她在做出決定的時候,眸光中透露出的鮮活之色,讓人可以將其看得分明。

對喬琰來說,這就是她創立樂平書院的意義之一了。

喬真這邊做出了選擇,喬嵐和喬亭這邊就更不用說了。

兗州喬氏對她們來說並不是一條退路,甚至有可能是一個火坑,她們也早已經答應了喬琰要參與進情報工作之中,對於遷宗入樂平喬氏自然無有不可。

只不過因為她們對兗州喬氏來說其實是失蹤、甚至有可能已經死亡的狀態,喬琰也不太希望因為現在這個遷宗的大張旗鼓而讓人留意到這姐妹二人,所以做出的決定是,等到兩姐妹功成身退後再進行這個動作。

「這樣一來,現在還活著的樂平喬氏就有四個人了。」喬亭跟著李儒往益州跑了一趟,大概是因為出門長了見識的緣故,看起來越發外向了,她掰著手指算道:「那我可得活著替君侯完成任務,不能讓這四個變成三個。」

「少在這裡說喪氣話,是讓你們去管理信報的,又不是讓你們去拿命冒險的。」喬琰搖頭笑道。

她又轉而問起了另一個問題:「你們跟文和先生與文優先生學得如何了?」

若嚴格算起來的話,從喬氏姐妹跟隨賈詡和李儒學習到如今,一晃而過都已快有半年了。

這半年該當叫做小班式的精英教育,在培養人才上的效果毋庸置疑。

賈詡和李儒兩人雖然不像是身在長安的那幾位一樣在工作上打雞血,起碼也沒在帶徒弟上擺出隨便教教的態度。

李儒往益州方向出使的時候還沒忘記帶上喬亭同往,以示言傳身教之意,可見是真將這個教學給放在心上了。

喬亭回問道:「君侯聽著我們兩現在是什麼口音?」

喬嵐和喬亭原本的口音自然是兗州的,但現在由喬琰聽來倒是有幾分像蜀地的。

見她已露出幾分恍然之色,喬亭便解釋道:「因益州方向流入關中的人手裡,也有不少被通過直道送往了上郡,文和先生便從中挑選出來了幾位與我們每日交流,此外才是正式的課程。」

口音的變化能讓她們在暴露身份的可能性上更小,這也確實是個必行之策。

喬嵐在旁開口道:「因在抹掉口音特質上多花了些時日,故而按照兩位先生的說法,起碼還需三個月我們才能獨立在外行動。」

「那就再多給你們一些時間吧,」喬琰對她們二人循序漸進的提升,心中不無滿意,說道:「我聽說文和先生給你們安排了個出師的考核,等到秋收之後,就讓我看看成效好了。」

半年的時間而已,對喬琰來說等得起。

這也並不只是她對兩姐妹的安排,也是她對全局攻守的考量。

賈詡在聽聞她這個安排後,並未覺得意外。

「停一停腳步也好,君侯已經進得太快了,不如靜觀其變一陣,穩固三州並三郡的局勢。關中也還需要一場豐收來確立對君侯的信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