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1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又有生產過程中將各種礦渣和石膏粉末壓到極細的狀態,加上鋪設中的合規,讓這條路的硬度足以達到標準水泥路的狀態。

這些因處理過程的麻煩所帶來的成果並不會辜負他們。

當她邁步而上的時候,這條路顯然並不會留下任何的痕跡。

緊隨她後頭的車馬隊伍也一併跟上而行。

從馬車到戰車再到身著重甲的士卒都沒漏下。

這些人起初還走得有些戰戰兢兢,但在意識到這條路確實和土路的強度有別,也早不是先前那會被輕易留下劃痕狀態的時候,一個個都走出了昂首闊步的姿態。

哪怕明知道這只是對這條路的驗收檢測,周遭圍觀的也都是他們自己人,也並不妨礙他們表露出這種模樣。

天子都還沒能走上這條路呢!

他們可得算是頭一份!

這些驅策著戰車馬車和裝有馬蹄鐵的戰馬隨同她一起抵達了道路的盡頭。

當喬琰回頭望去的時候,只見除卻這些齊整的隊列外,在後方延伸開來的兩列火把同樣是一派秩序井然的模樣,幾乎要在這份火光映照中將這長安城的南面門戶給帶入白日。

她的眸光中也倒映著這片火光長龍,將裡面的成就感給照了個分明。

哪怕她並未開口盛讚,只是讓士卒各自收兵歸隊,也並不影響同在此地的下屬看清她此刻的心緒——

城名長安,路也名長安。這就是她那論酒之會的開幕式之處。

也是她要給世人帶來的驚喜!

或者說,這是長安展現其強勢景象的開端。

這場開端不必等到五月底。

因她還想要讓其在輿論下進一步發酵的緣故,故而將這第一場展示就定在了——

明日。

------

袁耀剛踏入長安的東門打算前去拜會大司馬,按照父親所說的那樣,請求大司馬將名醫華佗借用給他們,替父親醫治腿腳的毛病,就聽到了一陣驟然響起的鼓樂之聲。

因這鼓樂在響起後並未立刻停下,袁耀立刻辨認出,這正是大鴻臚所屬的樂隊所發出的迎接禮賓之聲。

會需要發出這樣鼓樂來迎接的人絕不多見。

哪怕是現任大將軍的劉焉前來長安,好像也並不需要拿出這樣的動靜。

上一次聽到這樣的聲音是什麼時候了?

好像是孝靈皇帝在西郊大營選拔度遼將軍,同時行閱兵之事的時候。

若再往前的話,那都是在別人的傳聞之中了。

據說有大秦(羅馬)帝國的使臣前來拜謁漢桓帝,當時也拿出了這樣的陣仗。

袁耀雖是抱著為父親求醫的目的前來的,但在聽到這樣動靜的時候,他還是下意識地拔腿朝著聲音傳出的方向跑了過去。

畢竟,若他此來長安恰好遇到了個什麼特殊的事情,總得親眼看個明白,才好在回返汝南後向著父親匯報。

好在他的反應足夠快,在他抵達城南的時候,被這動靜吸引過來的人,還未曾將聲音傳出的地方變成里三層外三層的狀態。

又因為這條從南門開始的路橫貫長安南北,讓他甚至能尋到個第一排的位置。

當他尋了此處站定後,他便看到了那依然在發出鼓樂之聲的儀仗隊伍。

從那列盛裝鼓吹的隊伍朝著他所在的方向延展而來的,正是一條與他此前所見都不相同的路。

袁耀未曾見過這條路剛剛開始鋪設時候的樣子,所以他看到的也只是這條水泥路徹底完工的模樣。

已經凝結到堅硬板結的道路像是一塊渾然一體的巨石被搬運到了這個位置,雖然每隔一段就有一條橫向的凹縫,但袁耀並不難通過側面看到,縫隙的兩側從本質上來說依然是屬於一個整體的。

這真是好一副神異的景象。

誰曾經見過這樣的路呢?起碼他之前沒有。

光是這樣的一塊「巨石」都已經足夠讓他覺得見所未見了,偏偏他又在此時聽到了同樣聞訊而來的好事者在此時說起,這塊巨石在一個多月前還是軟的,甚至可以讓喬琰這位發起興辦此物之人,在道路的開頭留下了「長安」二字。

「說來,先前這條路還未被正式啟用的時候,在兩邊戍守的衛隊領的俸祿那叫一個高。」有人和身邊人嘀咕道。

像是生怕有人覺得他是在扯謊,他連忙朝著正在維繫秩序的其中一名衛隊成員指去,說道:「瞧,那就是我家從弟,大司馬進軍關中後他就被選拔入伍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