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見盧毓看他作畫看得入神,趙歧和盧毓一拍即合,讓盧毓跟他學畫,算起來到如今也有四五個月的時間了。

唯獨被蒙在鼓裡的盧植一臉茫然。

敢情要不是因為這次的投稿,他可能要等到更久之後才會知道這件事?

「這不是好事嗎?」喬琰忍笑說道:「盧公前幾日還在說,因子家跟隨長文進學之事,差了陳公一個輩分,如今子家向趙公學畫,倒是又順回來了。」

盧植是扶風馬融的弟子,趙歧的夫人是馬融兄長的女兒,也就是馬倫的堂姐,算起來,盧植和趙歧確實是同輩,盧植的兒子跟隨趙歧學畫,傳出去也未嘗不是一樁美談。

「不過說到作畫這事倒是提醒我了,」喬琰朝著觀望的劉虞行了一禮,說道:「按照樂平學院中最開始的各項劃定,農工醫書各項齊備,因劉元卓與馬德衡等人的加入,工類子弟單獨分出了樂平科學院,因農事更重於實踐,也漸漸劃分了出去,臣有意將醫部也單獨劃分,直接建設在長安,想請陛下給個准允。」

單獨成立醫學部門的條件已經徹底齊備了。

酒精、棉花、鐵監都掌握在了她的手中,並無任何的其他勢力從她手中分一杯羹,這些都是醫療之中的保障。

以《備急方書》為代表的醫學書籍,在竹紙這等價格低廉紙張的出現後可以進行快速的擴散。

而以華佗和吳普等人為首的名醫,也已經逐漸培養出了一批得用的助手,若是不出意外的話,如今還身在荊州的張仲景應該也有極大的可能會前來。

到底是繼續留在荊州自己鑽研,還是在長安朝廷的支持下做研究,以張仲景對醫學的熱誠和對民生的關注,必然能做出明智的判斷。

這些都是促成喬琰將醫學部門徹底成體系化的保證。

劉虞奇道:「此事大司馬看著安排就是,不過這與作畫有何干係?」

喬琰回道:「我想同時成立一個繪畫院,與醫學院相似,這個地方的功用還是以實用為主。」

「繪畫這東西,早在樂平行紙張改良之事後就已有不少學子嘗試此道,尤其常見地用於宣傳手冊和路上標語上,以繪畫的語言來解決諸多黔首不識字之事,用於傳遞官家律令。此為用處之一。」

「行軍布陣所需的山川地形圖,開鑿水渠興修水利的水道圖紙,也不是三兩線條就可以將其表述清楚的,還需有些繪畫的功底。此為用處之二。」

「我方才提到的醫學之中,人體穴位圖示,遇到不同外傷的處理方法圖示,病灶的具體呈現狀態圖示,若都能有人將其繪製下來,必能令診斷醫療的效果更佳。此為用處之三。」

「昔年德祖在樂平曾為書院編纂一識字所用的童謠,在樂平的手冊中將典故以連環畫冊的形式記錄,效果遠勝於只有文字,其他書籍也是如此。譬如氾勝之書中的種田養豬之道,在佐以插圖後更易於理解。此為用處之四。」

「此四者並非全部,但已足夠令畫院有成立的必要了。這個繪畫院我也想放在長安,便於自中央統籌安排。」

旁聽著喬琰提及此事,趙歧原本還想說,如此一來,豈不是讓繪畫之中的目的變得太過功利?

但他想了想又覺得,喬琰此舉顯然有過深入的考慮。

農業已經轉向由朝廷的大司農及其隸屬掌控,醫學即將調度到中央,而後實操意義更重的繪畫院也要在長安建立,只將更純粹於進學和鑽研的樂平書院與樂平科學院留在并州,這好像也形成了內外呼應的兩方。

長安為實戰之地,樂平為學問樂土。

這種劃分是有其好處的。

再想想,他能從昔日經歷的種種險境,到如今安坐於朝堂,早已不必再去計較什麼陽春白雪之說,更何況只是喬琰在畫院上的安排。

聽得劉虞問他有何想法,趙歧連忙回道:「我以為大司馬此舉可行,可惜我所畫之物多為山水,或許幫不太上什麼忙。」

喬琰趁勢問道:「若我希望趙公出任繪畫院的院長,權且掛個名頭,不知可否?」

趙歧有些猶豫。

但他忖度著,此舉既又是一項新的創舉,若要讓時局穩定,確實需要一個足夠德高望重之人居中坐鎮。若出於這種考慮的話,他確實是個合適的人選。他又將其答應了下來。

只是在行出紫宸殿的時候,他又不免朝著喬琰說道:「雖說是應允了來做這個院長,但大司馬在朝堂上所提及的用途,我此前都並未接觸過,還是需要多安排些助手與指導之人才好。」

明明他只是教了盧毓兩手畫畫,讓他在這長安城中的畫作選拔上脫穎而出,順帶看了一會盧植的好戲,也不知道怎麼就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了。

趙歧也算是大風大浪過來的,但忽然被告知,素來不太受重視的繪畫居然還有這一二三四的實在用處,他也一時之間不知道落腳於何處。

其實比起當這陌生的繪畫院院長,趙歧原本更傾向於在身體更差上一些後,就去樂平書院和荀爽做個伴,來教《孟子章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