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已經相信了他的佛教教義,跟在他這裡也就是為一個有飯可吃,生活愜意。
這好辦。
笮融依然擔負著運糧的職務,而陶謙近來又沒有什麼動兵的計劃,這樣一來,他就算是在運糧的途中再多剋扣下來一些糧食,用於他收買下屬的需求,也完全不會被人發現。
這也是一支對他來說忠心不二的從屬。
其二就是與廣陵接壤的吳郡中人。
這其中既有祖郎這樣的山越流竄分子,又有對孫策殺害了高岱王晟等人這事懷恨在心的吳郡士族。
若是笮融願意相助他們一臂之力,他們也不會介意於對笮融先給出一些支持。
不過笮融很清楚地意識到,現在孫策已經有了揚州牧的正統之名,又曾經對吳郡士族做出過武力的打壓,這種支持必然很有限,起碼還不足以達成質變的效果。
否則他們還沒從笮融這裡得到什麼回饋,就要先被孫策殺個回馬槍了。
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比起這些來自南面的支持,反而是北面尋找盟友的可能性更大。
笮融所想的這個北面盟友,說的可不是北到青州的袁紹,而是徐州靠北面一些的郡。
就像是魯肅在沒有人舉薦的情況下再如何有才,也只是個當地豪強一樣,這些地方多得是還沒被放在高位上的人才,其中有沒有可能存在能為他所用的呢?
再有,他既然都敢反對陶謙了,有沒有可能再敢想一些,將另外一支沒在陶謙這裡擔任要務的勢力,拉攏到自己的手裡?
「你說你想跟麋家交個朋友?」鮑鴻朝著笮融看來,上下打量了他好一會兒,像是在判斷他這個交朋友之中的意義。
笮融先是問了他不少身在此地的體驗,又跟他嘮了一陣佛法,把鮑鴻的腦袋都給聽暈乎了。
得虧這最後一句他聽明白了——笮融想認識認識麋氏。
「不錯,麋氏的新家主年少有為,我著實欽佩其統帥門客的本事。可惜因州牧之託,我不能擅離職守登門求見,近來又有數場道義宣講之會與浴佛節之會,只能邀請麋子仲往廣陵走一趟了,屆時我必定掃榻相迎,也不會讓東海麋氏吃虧的。」笮融氣定神閒地回道。
他選中的另外一個盟友正是東海麋氏。
別看那如今被陶謙信任有加的魯肅正是由麋竺舉薦上去的,但笮融自己在陶謙麾下混著日子,他又怎麼會看不出來,麋竺對陶謙的敷衍之意也不在少數。
只怕比起陶謙,麋竺還是更樂於和喬琰這樣的權臣豪傑打交道。
從去年的十月里開始,麋竺便以棉衣賺錢為由,更加頻繁地跟并州那邊打起了交道。
這就是笮融選中他的原因。
麋竺可能也看不上他笮融,但這沒有關係。
反正他所要的也只是從這種不同的立場之間謀求到一線機會而已。
越是如此,麋竺也就越不會想到,他笮融何止是要讓人牽線搭橋跟他做個朋友,還是圖謀甚大。
但他也不能這麼直白地讓人找上麋竺,以防被陶謙看出他有什麼不恰當的想法,所以他還得迂迴一些來。
他原本和麋竺也沒有什麼交情,這同樣促使了他需要找一個合適的傳話媒介。
他讓人仔細地翻找自己下頭的佛教信徒,竟還真翻出了個驚喜來——
這個人就是鮑鴻。
兩年多前,鮑鴻按照喬琰的叮囑,在將麋竺送回徐州後,作為屯紮在徐州境內的一支護衛勢力。
一旦徐州有變,東海麋氏需要朝著并州方向轉移,鮑鴻也就必須擔負起這個拱衛的職責。
他麾下到底還有一部分當年北軍五校的成員,讓他所率領的這支隊伍戰鬥力並不差。
別看他之前只是負責將漢靈帝那封清君側的聖旨送到喬琰的手裡,他也不是只能送個快遞。
不過在到了徐州後因為暫時無事可做,麋竺又對外宣稱鮑鴻對他有救命之恩,和尋常門客的待遇不同,這就導致鮑鴻出於好奇心作祟,一路閒逛到了廣陵的地界上,混到了笮融的隊伍里。
這裡又有熱鬧看又有好酒好菜吃,可不要太有意思。
——在鮑鴻被笮融找上之前,他都是這麼覺得的。
以笮融看來,鮑鴻這人早前的出身他雖然不知,但從他在廣陵的種種表現看來,這人都不失為一個好拉攏的對象。<="<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