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下屬趕到的已不算太慢,還是改變不了他身死的結局。
更讓他的下屬追悔莫及的,是這些刺客對洪澤湖一帶的水域情況似乎極為了解,很快就在登岸之後將他們給甩掉了,逃了個無影無蹤。
在這一刻,他們的心中閃過了無數個疑問。
這些人是誰派來的?
到底是何人有這樣的膽量刺殺一州的州牧?
想到陶謙從下邳往廣陵一行的目的,這些人的心中都隱約有了一個猜測——
笮融!
只有笮融需要對陶謙前往廣陵的舉動做出阻攔,或許還有殺人滅口的必要!
笮融也滿足這個條件,有資本調度人手行刺殺之舉。
跟隨陶謙前來的護衛,大多是在陶謙開始擔任徐州刺史的時候就已經跟隨在他的身邊為他辦事,對陶謙的忠心程度不容懷疑。
因和陶謙同船的衛隊長官也隨之身隕,這些人飛快地選出了一位主事之人整合了隊伍,決定將刺客之中的死者作為證物,連帶著陶謙的屍體一道,意圖以最快的速度送回東海郡。
陶謙身死,本著士為知己者死的想法,他們必須要為陶謙報仇。
同時,陶謙的兩個兒子雖然都不曾涉足官場,但他們也總能繼承父親的衣缽才對,所以他們得為徐州牧的接班人繼續盡心。
「直接銷毀船隻,隱藏消息。」這人說道,「我們懷疑笮融那廝為了阻攔府君的調查而痛下殺手,卻並沒有證據證明就是他動的手,不過誰若是在此時先有了異動,就是最有嫌疑的人。」
但這種事情也就是想得很好罷了,真要操作起來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陶謙作為州牧四方巡查,並未瞞著州中的民眾。
他從下邳城中離開,轉道徐縣而來,實是有目共睹之事。
這洪澤湖上除卻偽裝的漁民之外也有真在此地打魚的,親眼見到了這樣的一出刺殺。
陶謙沒再繼續這場巡視,反而是在下屬的護送之下匆匆回返東海,且在此後再未露面,甚至都沒在徐縣找個醫者看看,那麼,他可能都不只是在這齣刺殺之中受到了重傷,而是直接送了性命。
這種說法根本無法被輕易平息下去!
更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朝著下邳和廣陵兩郡擴散了出去,以至於鬧到了沸沸揚揚的地步。
身在下邳的陳珪聽到這個消息,當場就驚得將手中的杯子給砸了。
「你說什麼?」他驚疑不定地看向下屬。
這比起他之前聽到笮融在高郵弄出了神跡,還要讓他覺得,自己是不是在耳朵上出現了什麼問題,否則為何會出現如此幻聽。
陶謙才剛剛離開下邳多久?
他甚至還沒到廣陵郡內。
陳珪連忙讓人朝著陶謙回返東海郡的那些部從追去,意圖從他們那裡得到一個肯定的回覆。
要知道,陶謙若真的死了,對徐州造成的打擊絕對是毀滅性的。
徐州在前幾年間秩序的恢復,都是建立在陶謙做這個徐州牧的前提下。
哪怕不談這齣刺殺的幕後黑手,也就是被陳珪第一個懷疑的笮融到底會做出何種反應,陶謙的兒子要想接手徐州,也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陶謙之死,勢必會讓徐州在頃刻之間變成眾矢之的。
笮融對祖郎給出的回覆中,他可以憑藉著自己淺薄的見識和目光,說出徐州的鄰居暫時都沒有這個資本對徐州做出安排,但要陳珪看來,真正對徐州沒有動手資格的鄰居,只有一個曹操而已。
他和兗州士人之間的關係磨合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要走,絕不適合在此時對徐州表現出胃口。
同時,他的兗州牧之名來自於鄴城朝廷,若是越界進入徐州範疇,無疑是在跟袁紹對著幹。
這件事他做不得。
可其他的人,卻必定會生出想法。
所以他必須儘快確定陶謙的死訊是否為真,而後做出一個合適的應對之策。
只是讓陳珪並未想到的是,他的這一問,還問出了些麻煩。
那些護送陶謙屍體回返的護衛,當即將他的這個表現當做了不懷好心,不僅沒有回答他的這個疑惑,還將他派出來問詢情況的人給扣押了下來。
他們一路急行地進入了東海郡的地界,而後回返了州治郯縣,和陶謙的兩個兒子陶商和陶應碰了頭,並做出了一個建議——
在無法判定笮融到底和那批刺客有沒有關係的情況下,陳珪作為第一個問詢陶謙情況的人,理所當然地遭到了他們的懷疑,覺得他或許和陶謙之死有關。
所以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們覺得應該先將陳珪的兒子陳登給扣押起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