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直接笑了出來。
說實話,他羨慕賈詡和李儒這種工作狀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
而且他敢發誓,不只是他,對賈詡此前履歷知根知底的幾人,包括程昱和徐庶在內,沒一個不羨慕賈詡現在的養老生活。
雖說賈詡先前往董卓那裡走的一輪確實不容易,但怎麼說呢?
要是幹完這一輪後就可以安心躺平,在君侯這裡還被記了個頭功的話,其實他們也不是不可以進修一下演技課程,來試一試這份極有挑戰性的工作。
但現在因為關中諸事繁多,賈詡又要被直接調度回來,郭嘉又是一副看好戲的表現了。
雖然,在聽說喬琰給賈詡的待遇的是做四休二的時候,他又開始羨慕了起來。
「其實我覺得我也可以往袁本初那裡投奔一趟……」郭嘉話沒說完就對上了喬琰警告的目光,他連忙輕咳了一聲,說道:「開個玩笑罷了,又不能因為那邊有個郭圖就上門認親戚對吧?」
他又不是吃飽了撐的。
雖說都是出自潁川也都姓郭,但這種同地域之內的同姓氏也可以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
佯裝投敵這種事情,由他這位大司馬府長史做出來,也沒太多可信度。
他還是先去傳訊吧。
只是有點可惜,沒能親眼看看,賈詡和李儒為了喬氏兩姐妹此番的表現爭執出個高低來,到底會是何種場面。
賈詡回到長安重新被啟用已經是個必然了。
距離董卓之死已經過去了一年,現如今的關中早已不再議論喬琰是如何進取長安的,話題都被新帝登基、長安新路以及那出論酒之會的內容所取代,賈詡也非漢廷動亂的罪魁禍首,便是回來也不會掀起什麼風浪。
李儒也是同樣的。從他被喬琰擒獲到如今,已有不短的時間,足以讓人忘記他早年間在董卓麾下的特殊地位。
不過,會不會被人記得,和想不想來,還是兩碼事。
反正在上郡也不影響他們為喬琰出謀劃策,甚至是抓緊一些必要的時機來做出卓越貢獻。
何必非要到長安這渾水泥潭之中呢?
但大家都是這樣的情況,怎麼能一個上崗一個繼續賦閒?
要郭嘉看來,賈詡為了把李儒一併拖下水,必定要為自己的弟子據理力爭一番功勞,李儒大概也是同樣的,按照那兩位的嘴皮子,往來的言語大概會很精彩吧……
郭嘉不無遺憾地嘆了口氣。
------
若說上郡那邊的爭鋒相對、唇槍舌戰精彩,鄴城那邊的風浪也有趣得很。
收到喬琰這邊的消息,聲稱征東中郎將麴義開始調兵,似乎有意走太行八陘兵進冀州,袁紹當即把手底下的謀臣武將一併召集了個齊全。
正如喬琰所猜測的那樣,她早年間的高效率動兵,足以讓其他各方勢力對她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
只要條件允許的話,她每年的大規模行軍,都可以將自己的敵人以摧枯拉朽之勢給擊敗。
那麼現在,并州調兵的消息,無疑就是一個宣戰信號!
還是一個極為危險的信號。
唯一讓袁紹覺得慶幸的是,讓袁熙往長安一行所收穫的東西中,馬蹄鐵已經因為技術門檻最低,在他們這裡實現了落成,從六月到七月里,對他麾下的騎兵隊伍全部進行了武裝。
倘若真出現騎兵交鋒,他的戰馬勞損情況會大幅減小。
因秋收將近,府庫之中的一部分存糧也可以調撥出來充當軍糧之用,沒有行軍糧食上的壓力。
但這並不能改變,當喬琰選擇在這種時候悍然發兵的消息傳到他耳中,袁紹的第一反應並不是被她當做了獵物而產生的憤怒,而是——
焦慮。
這種焦慮也被隨後前來此地的下屬看了個清楚。
不過他們誰都不能對袁紹的這種心態做出什麼指責。在袁熙將那些敵方的東西從長安送到鄴城之後,這種清楚直白地展現在眾人面前的差距,讓他們同樣無法將其忽略。
得虧袁紹現在問的是如何應對,而不是如何反攻戰勝,這才讓在場的眾人稍顯鎮定了些。
「說起來,這個發兵的時間是不是太巧了?」審配先一步開口說道,「前幾日我們才獲知,陶謙身死於下邳郡,徐州陷入了內亂的狀態,今日就是并州方向屯兵於太行山,有進軍的架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