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像是會被逼迫到這個境地的脾性。
然而在王允有些恍惚地被人送出大司馬府的時候,他就在府門前遇到了楊修。
這位弘農楊氏的子弟按理來說應該是和他會站在一個立場的,因其父輩祖輩同樣是四世三公的地位,應當更在意於家族的根基受到衝擊。
但他絲毫也沒從楊修的臉上見到任何質疑於喬琰舉動的樣子,在與他打了個招呼後就神情平靜地進入了大司馬府之中。
這讓王允不由有些疑惑,他是不是真的有點想多了?
但他並不知道的是,在楊修邁步而入書房的時候,就朝著喬琰問道:「君侯將王子師給騙過去了?」
喬琰擺弄著面前的水碗和紙船,漫不經心地回道:「像他一樣敏銳的人必然還有,不過眼下局勢利我,還沒等我拿出第三件東西,王允就自己告辭了。」
民眾之命,一統天下的機會和世家的利益被擺在一個檯面上來較量,在王允對喬琰的立場有所誤解的情況下,他確實容易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
可誰說,她出身兗州喬氏,又在劉虞的支持下分家出去建立了樂平喬氏,她就是必須站在世家的這一頭的?
這場變革在她十年磨一劍的籌劃之中悍然發動,絕不會給歷史的車輪以任何後退的機會!
不過……
喬琰抬眸朝著楊修看去,問道:「你不怕嗎?」
他難道就沒有和王允一樣的擔憂嗎?
喬琰的麾下也並不只有楊修是世家出身,誰讓在當下的背景里,能接觸到知識成為人才的,大多還是世家與寒門。
真正的底層人士都被拘束在生活的困境中,何敢指望鯉魚躍龍門之事。
面對喬琰的這句問話,楊修笑了笑,「君侯也未免太小看弘農楊氏的底氣了。」
也太小看他楊修的自信了。
總會有人不是擔心因為印刷術的存在而失去自己賴以生存的資本,而是慶幸於擁有此物,可以讓自己的筆墨傳入千家萬戶。
領先了數十年乃至於數百年的底蘊,若是還不能讓他們借著這股東風騰飛,甚至懷揣著這些隱憂固步不前,成為君侯的絆腳石,那麼——
他們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291. 291 印刷之術
這種畏首畏尾之人,確實只能成為被淘汰的存在。
像是王允這種能在此時意識到喬琰此舉異常的,可能都不能被歸併入這一類人中。
畢竟,即便是將喬琰帶入到王允的位置上,遇到這樣一件極具顛覆性的事物面前,她可能也未必就能保持平常心。
真正懼怕這股浪潮的,是連這種新生代事物的跡象都沒有看出來的人。
不過在此時的情勢之中,不管他們有沒有看出這東西,喬琰都必須要將其攤開在檯面上了。
或許在她的權力從臣過渡到君之後,她的話語權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但該反對這個建議的人可不會因為她從大司馬變成天子就閉上嘴。
恰恰相反,在外部的生存因素和敵人威脅都被剷除掉的情況下,他們只會覺得,他們能更加輕易地和她談條件了。
而現在呢?
在災難臨頭的無差別攻擊之下,他們要想讓自己依然保有現在的太平安生日子,又還需要通過她行軍打仗的能力來平定幽州的公孫瓚、冀州的袁紹這些勢力,就只能咬著牙接受她所提出的規則。
何況,她目前在利用這項新技術推廣的,也僅僅是一個旱災蝗災的防治之法而已。
「德祖,」喬琰忽然開口道,「讓荀文若和陳長文他們來見我,就說,過幾日的朝會上我有一件要緊事要宣布。先跟他們交個底。」
這是不是鈍刀子割肉姑且不說,該有的禮儀她還是要盡到的。
王允已經用他的表現做出了個示範,在目前的主次矛盾之中,因為印刷術的出現而產生的糾紛絕不會是位居前列的存在,那麼她何妨再大膽一點。
兩年的沉寂所累積的東西絕不只是讓她試圖在別人的救災中接納更多的人口,將敵我雙方的差距拉開,這次天災危機也恰恰是她要從天下群雄之中徹底穎脫而出的最佳跳板。
同時,也是她給天下人留下一個真正深入人心形象的開始。
從戰無不勝,到……
為民請命!
------
春日已到,天色明亮起來就要比冬日早了不少。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