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背後說不定還盼望著曹操早點出個什麼意外。
壽張王氏便是其中一支。
這一家裡在這東漢末年倒是出了個有名人物,叫做王芬。
光和七年因黃巾之亂的緣故,黨錮之禍被解除,其中就包括王芬。
在皇甫嵩從冀州牧位置上卸任之後,他甚至一度當上過冀州刺史的位置。
但在中平四年,也就是喬琰坐上并州牧位置那一年的年初,故太尉陳蕃之子陳逸和青州術士襄楷造訪了王芬,在席間,襄楷聲稱天象將會不利於宦官,黃門常侍將要滅族,於是幾人都覺得時機已到,便密謀將漢靈帝給廢黜,改立合肥侯為帝。
因曹操在黃巾之亂後的表現,加之他彼時憤然辭官在家的狀態很對王芬的胃口,王芬就也邀請了曹操。
但曹操在信中果斷拒絕了他,說廢立皇帝這種事情很不祥的,古往今來實行此道的也只有伊尹和霍光罷了,這兩人都是權柄在握,在實施的過程中也面對著相當多的困難。
現在你們貿然實行這樣的計劃,和七王之亂有什麼區別呢?1
事實上拒絕王芬這次行動的也並不只有曹操,名士華歆也對此做出評價,說王芬此人性格疏忽,又不擅長統兵,現在還到處發出邀請,誰知道會不會事敗,而後牽連妻兒。
這些人的拒絕並沒有打消王芬動手的念頭,反而讓他覺得天下的希望都盡數懸系在了他的身上,決定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單幹,就趁著劉宏北巡河間郡的時候動手!
誰知道太史令觀星言及不宜出行,讓漢靈帝打消了這個計劃。
又因他恰好在此時下詔讓王芬入京,王芬以為事情敗露,就自殺而亡了。
這件事因為並不算事敗,就連許攸這個參與謀劃之人也就是藏匿了一陣就回到何進大將軍府任職了,或許就連漢靈帝本人都沒將這個事情放在心上,壽張王氏也同樣沒有遭到追責。
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對於曹操是懷有怨懟之心的。
要他們看來,若不是曹操、陶丘洪和華歆等人相繼對王芬表達了拒絕,又正逢漢靈帝拒絕了這趟往河間國的出行,或許王芬的廢立計劃就已經成功了,如何會因為恐懼而落到個自殺的地步。
另外兩人不在兗州,甚至陶丘洪已經病逝了,那麼這個遷怒的對象當然只有曹操。
他們能不明確地對曹操提出反對,都得算是不錯了,更別說是配合這種用書換糧的舉動。
「閹宦之後,買官太尉之子,果然是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懼怕到這個地步了。」那人將陳宮給激走尤不解氣,又在合上門後暗啐了口。「我看還不如讓那張孟卓做兗州牧算了。」
張孟卓也就是張邈,也是陳留郡的太守,同為壽張人士,和壽張王氏之間還算有些交情,可惜對方跟曹操也有交情,也是在曹操發起占據兗州之戰的時候極快倒向對方,頂多就是這兩年間和曹操有些理念上的磨合問題而已,若要讓他反對曹操,大概是做不到的。
這麼一看,也就是那兗州喬氏跟他們之間還能有點共同語言。
也不知道有沒有可能跟他們,還有其他不喜曹操為兗州牧的世家聯手,往鄴城去告他一狀!
------
「我看他們就是吃太飽了!」陳宮向著曹操稟報此行結果的時候,曹洪恰好在側,當即拍了桌子。
見曹操朝著他看過來,示意他稍微注意一點形象,曹洪嘀咕道:「我說的也沒錯,前幾年在棗校尉的屯田安排下,加上有從并州那邊流傳過來的耕作之法,這些兗州世家的日子別提有多好過了,我看他們一個個的,現在塢堡倉儲都豐盈得很,就算真有什麼天災人禍,塢堡一關,也夠他們吃上三兩年的,哪裡會擔心旱災真來,對兗州而言的壓力到底有多大。」
陳宮臉上不由浮現出幾分愁容來。
曹洪這人說話直率,但他看問題是很明白的,這還真有可能是這幾日陳宮吃了不少閉門羹的原因。
但說歸這麼說,他們也總不能將這些不配合的世家豪強的塢堡給悍然攻破了。
到時候殺雞儆猴的效果沒達成,反而是要在旱災到來之前先在內部生亂了。
曹洪也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他也就是在陳宮說自己要先下去再想想辦法告退了之後,才跟曹操說道:「要我說,那喬燁舒在涼州幹的事情那才叫個漂亮,漢陽四姓不聽她的安排給她添堵,那就直接有罪的論罪,沒罪的釋放,這麼一通清洗下來,該安分的也都安分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