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5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若這話傳出去,喬琰至今也未曾做出可供指摘的僭越之舉,名聲是不會有什麼損傷的,反倒是劉揚,勢必要遭到天下人的恥笑。

「殿下,此話慎言。」淳于嘉咳嗽了兩聲,開口勸道。

劉揚也不是不知道他這話說得過了頭,但為了試探下面幾人的態度,加上為表演出他有此等對抗喬琰的膽魄,他也不得不做出這樣的舉動。

現在收回了幾分憤慨之色,說道:「雖說是有誇大其詞之意,可昔年大將軍梁冀掌權期間,百官莫敢違令,專斷朝政二十年,觀大司馬今日之舉,和她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倘若不對其予以制約,她所能影響的何止二十年!」

就連池陽醫學院的兩位院長都曾經說過,若是學院之中的任何一位弟子可以將一個普通人的身體調理到大司馬的那種程度,他們甚至願意將自己那院長的位置都給拱手讓出,只因這實在是一出醫學奇蹟。、

從這句話中就可見她到底是何種可怕的身體素質了。

劉揚雖然年輕,也不敢保證能活到喬琰之後。

正是因為這份年輕和身體康泰之相,才讓喬琰的大權獨攬越發可怕。

「她雖未曾如那梁冀大將軍一般鴆殺帝王,也未曾行窮奢極欲、拓建園林之事,然梁冀修皇女台十丈,為洛陽之標示,大司馬修長安新路,為長安之典範。梁冀得勢下屬升天,大司馬掌權各處太守刺史皆出門下。如此一比,豈可因禍端之多寡而置之不理。」

這一番乍聽有理,實則全是在瞎扯。

袁耀忍不住在心中腹誹。

就說那條長安新路,當年他是恰好來此地見證過其盛況的。

若無這條新路的建造,通過民眾喜好傳聞之說相傳,這長安帝都的種種變革就算是有了報紙的存在,也不可能這麼快地推廣到天下去。

這和梁冀修建皇女台以彰顯自己的權柄威風哪裡是一回事。

再說太守刺史皆出自她的門下這事,劉揚怎不看看,若非通過了喬琰的這般篩選,偌大一個原本仿若空殼的大漢到底要如何立足於此。

靠著劉揚那張嘴嗎?

不過該說不說,劉揚是還挺能說話的,尤其是在字字句句都出自於他的真情實感的時候……

這是發自肺腑的感想啊。

袁耀想到這裡,悄無聲息地翻了個白眼,就聽到劉揚接著說道:「諸位,天下所患者,莫過於名為君子實為小人之輩。我父仁善,又為聲名所累,且誠心相信大司馬並無篡權之心,此事也只能由我與諸位共勉而為了。」

那被王允派來的府掾打斷了他的話茬,問道:「敢問殿下,我等可有兵馬在手?」

這人雖只是個府掾,但公門下的府掾大多不是單純聽從上頭指令行事的,而是並無名士引薦路子,又並不想直接走弘文館門路出仕的,打算先積攢些經驗、觀望一番朝堂局勢再說。

這其中也包括了此人。

他帶著腦子聽的劉揚的這番話,從這最後一句對劉虞的評價中聽出了點潛藏的意思。

劉虞仁善,且不相信喬琰會做出什麼謀逆的舉動,甚至,若是按照王允在司徒府中所說,劉虞可能根本就不打算讓這個兒子作為他的繼承人,而是打算另外挑選一名宗室子弟,在將來作為傳承之人。

這樣說來,劉虞曾經在幽州的下屬中隨同他來到長安的這部分,也就是組成了護持皇城金吾衛的這一支,很可能根本就不能聽從於劉揚的指揮。

那麼問題來了,在手中無兵的情況下,他們要如何發起宮變之類的事,將喬琰給藉機拿下,又要如何處理可能出現的善後問題呢?

經歷了今年的旱災蝗災,民眾好不容易得到了些安定的生活,而這些都得歸功於喬琰,她若是在此時遭到了謀害,到底是她在言行舉止之間有不妥之處,甚至生出了取代漢室的想法,故而被誅殺,還是因功高蓋主,劉虞挑唆他的兒子對著喬琰先下手為強呢?

在民眾這裡必然有一番自己的評判!

這是極其危險的。

但他也知道,自己是代表王允來與會的,只要嚴格遵循王允所說的少表達情緒的準則就好,不必非要和劉揚抬槓,所以那一系列的隱憂和質疑,在此時都變成了一句話——<="<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