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5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其實大司農不必如此擔憂,這些人充其量也就是跳樑小丑罷了。」法正早已得了喬琰的提前告知,一旦益州那邊有了對南蠻的戰局開端,就會將他給調派過去協助作戰,絕不願意看到某些人的私心影響到了他大展拳腳的機會,但想想這幾人連個簡單的密謀都能出現告密,實在是沒什麼好擔心的。

程昱搖了搖頭,「我擔心和憤慨的不是這幾人,而是當君侯將新奪回的益州幽州重建秩序後,這些類似的反對聲音是否會越來越多,潛藏在這長安暗流之下的,是否也並不只是被袁子煦提及的幾人而已。」

「與其讓有些人潛藏在暗中,隨時準備攀咬一口,甚至在和冀州對決的要害關頭做出什麼麻煩事,還不如順著對方的意思來。」

「比如說——成全他們對袁子煦的安排。」

劉揚不是覺得,倘若袁耀能夠當上這個南陽太守,對他們來說是多了一人能掌握軍隊力量的表現嗎?

那就成全他們!

若不助長一番他們的氣焰,如何能讓他們來上一出自現馬腳的舉動!

在他們的想法裡,這等己方陣營手握實權之人的增多,讓他們可能能招募到的同僚力量也必然隨之增多。

人已經有點蠢了,牌總是要好一些的。

這最後的一句話也被程昱寫在了送交喬琰的那封書信之中。

她拆開信來看的時候,才因為袁耀轉述的那些指摘之言而心頭火起,就被這一句辛辣的點評給逗樂了。

是啊,人太蠢了,和她眼下所面對的對手都無法比較,那麼當她逐一侵吞掉這些對手的時候,誰又會相信,她居然會跌進一個淹不死孩童的水坑呢?

總還是要讓他們把坑挖得更深一些的!

她暫時離開關中,甚至還要在隨後前往洛陽的行程安排,是為了讓這些人聚攏在一起。

那麼現在,就是她再往他們手裡遞上一把刀的時候了。

「君侯也覺得可以將這個南陽太守的位置交給袁耀嗎?」戲志才問道。

想到向她傳遞這條訊息的程昱和此刻在她身邊共同參謀的戲志才,都是她剛在樂平那裡起家之時的早期班底,喬琰既覺這好像是時運之必然,又不免在臉上浮現出了一縷笑容。

她回道:「為何不呢?」

「袁子煦確實沒有這個擔任一郡太守的能力,但他若是真有這個能力的話,只怕那荊州的劉景升就該坐立不安了,唯恐我轉過明年去,對付的第一個對象就是他!」

可換成是袁耀,劉表還得覺得這是個緩和關係的舉動。

「此外,按照我這對外做出的表現,我如今並不願意內部生亂,不會和劉揚那傢伙撕破臉皮,袁子煦若不想自己成日裡被劉揚尋去商討如何將我給拉拽下台,甚至在某些時候不得不讓自己登上賊船,從長安前往南陽,對他來說還得算是個舒坦差事。其中原委我會在信中告知於他的。」

戲志才調侃道:「我看他現在最想要的便是君侯的親筆了,以證明他沒讓自己處在一個危險的立場之中。」

「所以先讓他往南陽去避一避風頭吧,也讓劉揚覺得,他在這長安城中還是有些話語權的,正該一鼓作氣將那舉止有若梁冀大將軍的喬大司馬給誅殺。」

喬琰將信紙拍在了桌上,又道:「不過他也真是太蠢了。」

「若按照袁子煦所說,王允居然並未親自前來,而是派遣了個府掾參與此會,可見此人雖有反我之心,卻沒打算真要跟那劉揚在一條船上共沉淪。」

「姓淳于的那個傢伙都對劉揚的計劃提出時間上的異議,難保沒有自己額外的想法。」

「鮮于銀同樣未曾與會,只隔空表達了對他的支持,誰知是不是為了防止消息外泄後將他給供出來。」

剩下的一個袁耀就更不用說了,這傢伙從劉揚的地方出來當天,就已將消息給全部透露給了喬琰的部從,簡直是將主動上報減輕罪責做到了極致。

才這麼幾個人就已經弄成了這般混亂的狀態,若是再多上些人手,天知道會不會行動還未開始,就已經鬧得滿城風雨了。

「所以,還得給他們安排一個合適的幫手啊。」

喬琰的腦海中將這些推動著她不斷朝前走去的要素一個個翻覆思索了過去,在心中有了成算。

這些紮根在她所掌控地界腹心的毒瘤,正是促成她從這權傾天下的臣子到那顛覆漢室的帝王的要害。

所以,她還要再穩一點,再小心一點……

將他們連帶著漢室的王業一併祓除乾淨!

------

「孫策那小子真是越來越過火了。」吳郡的一處宅邸中忽然爆發出了一個聲音。

「行了朱公,你也不是不知道那傢伙是個什麼脾氣,當年王氏為孫策所屠戮的舉動不就已經證明了嗎?」另一人回道,「他和他祖上那些個賣瓜人一樣,都是些粗蠻的武夫,你想讓他按照我們的規矩辦事,那可有點難。」

「不過他這次確實是壞了規矩,」第人開口說道,「他做出禮賢下士的舉動,讓我等吳郡四姓之人效力於他的麾下,按說他也該當給出個符合我等利益訴求的位置才對,可你們看看他都做了什麼!」

「這次豫章郡告破,黃祖被殺,孫策當即就將豫章郡太守的位置給敲定了下來,選的還是朱君理,這著實是不將吳郡朱氏放在眼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