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7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一來遏制住了劉表和荊州南部的宗賊勢力達成更加密切的聯盟,二來……

便如同此時,這不就發揮出作用了嗎?

揚州地界上又是山越又是揚州世家的掣肘,就算隨著孫策被伏擊出事,他的部從在周瑜回返揚州前能聽從於喬琰的調配,也還不足以讓她毫無顧慮地從揚州北上徐州。

劉表將水軍陸軍都挪交了她一部分,統兵之人也非庸才,但荊州軍到底是荊州軍,能在她這趟南行中起到人數威懾的意義都已算是值了,論起配合調度,不必對他們抱有太高的期待。

可有一支隊伍不同。

朱儁在長沙數年間門訓練出的兵卒!

喬琰的到訪大大超出了朱儁的預料,但在聽聞她說起來龍去脈和用意後,朱儁毫不猶豫地起了身,「我即刻調兵,隨你一道前往揚州。」

孫堅死後,對朱儁來說何止是痛失昔日愛將,更是失去了一個被他以子侄輩來看待的存在,也讓他將這份關切都給挪到了孫策的身上。

他雖然未曾親自跟隨孫策前往揚州作戰,卻也坐鎮長沙,隨時可對孫策做出支援。

「當年伯符進軍吳郡,和吳郡世家之間門爆發矛盾,甚至將吳郡王氏幾乎滅族,又擅殺名士,若非燁舒告知於我等,讓吳夫人前往吳郡規勸,只怕要引發更大的麻煩,此番山越圍剿,伯符不聽勸告,竟又勞動燁舒親往,實是伯符之幸。」朱儁隨同喬琰登船之時說道。

喬琰的眸光並未因為這番話露出任何的異樣。

這到底是孫策的幸運還是不幸,在她的心中有另外的一個答案,不過就不必跟朱儁提及了。

這位和皇甫嵩與盧植同時期的將領,隨著盧植卸任前往樂平,皇甫嵩居太尉之位後,也漸漸不復昔年的勇烈之態。

還不如讓他抱著這等救援孫策、平定揚州的心態出發。

而朱儁的這支隊伍,實際上和孫策的部從中的孫堅舊人間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意味著喬琰若想要藉此將孫策的部將調度,通過朱儁這位長者,無疑要比她直接插手要容易得多。

而朱儁的兵馬,正可以作為對荊州兵的制衡。

這是她在放棄對其他各處的軍力進行調度後所能做出的最優解。

甚至連這趟出兵所用的軍糧都已由劉表和朱儁自己提供了。

「希望伯符能聽住公瑾的規勸,不要做出令人懊悔終身的舉動。」喬琰回道,「那畢竟是……故人之子。」

可即便是故人之子,在這天下趨於統一的征伐中,若不是能讓她長久驅策之輩,與其活著,還不如長眠地下!

長沙郡的短暫停留好像只是這趟東行揚州的小小插曲。

重新拉扯起來加速航行的船隻,用著極快的速度朝著揚州方向而去。

若晝夜不歇全速前進的話,只需一日多的時間門,他們就可以抵達丹陽郡。

可這真能趕得上對孫策的救援嗎?

當那隻報信涇縣陷落的信鴿抵達洛陽的時候,孫策已經令人進山進一步框定起了祖郎部眾活動的範圍,而當喬琰在朝著身在荊州的劉表借船借兵的時候,孫策早已正式率兵踏入了黟山的地界。

這已不再是去歲冬日他令人進山和祖郎發生小範圍交手之時的動靜,而是帶著真正要將對方的山中老巢都給剷平的決心,發起了大規模的搜山舉動。

身在吳郡的揚州世家,在這數年間門的往來里,早已將孫策的脾性摸了個清楚。

他的確是個一等一的統兵之才,甚至在這作戰勇猛之餘,還有著對交鋒局勢的判斷力,可惜他性格之中的缺陷簡直是和他父親如出一轍!

當年討伐董卓之戰中,孫堅會和彼時的南陽太守張咨因為軍糧的緣故起了衝突,竟在並無詔書准允的情況下將其擊殺,搞出了好一筆糊塗帳。

孫策也同樣會因為王晟、高岱等人和他之間門的矛盾舉起屠刀。

這種衝動行事的念頭一旦占據上風,便是誰也別想將其規勸回來了!

黃射殺朱治,祖郎在整個冬日和孫策之間門的捉迷藏,孫策進攻涇縣之時遇上的這齣偷龍轉鳳——都讓他心中理性分析戰局的一面被壓制到了不知何處。

而在這群山個個相似的環境裡,隨時都會讓他的衝動行事變成致命的東西。

當年他沒能及時看穿高岱和他往來之間門被人隱瞞的信息,做出了妄殺名士的舉動,如今他也看不清,這黟山根本就不是祖郎的埋骨之地,而分明是為了他孫策設計的陷阱!

當祖郎等人的第一處山中塢堡被發現後,孫策望著對方丟盔卸甲逃遁的背影,想都不想地帶著人追擊了上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