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一步收到徐揚戰局消息的,還是袁紹。
自從年初開始徐州消息的陸續送達,讓袁紹為了防止出現去年幽州突變的情況,乾脆將辛評、郭圖、許攸、審配等人組建了個臨時會議團體,就住在他的住所隔壁。
因還未來得及對辛毗做出調動,暫時讓他還是留在北面。
這個會議團體早在徐州有異動之時就已對袁紹做出了建議,令他支援徐州,以防劉備和陳登等人難以戍守住地盤。
可隨即而來的喬琰陳兵洛陽,幽州似也有異動的消息,讓袁紹不得不做出取捨,到底是先顧自己還是先顧劉備。
隨後他又收到了喬琰對著曹操邀約會面於虎牢關的消息,在暫時被下屬打消了想法,確認曹操此舉的用意是在表現自己並不會和喬琰達成聯盟,而不是希望逼迫他將豫州牧位置也封賞出去後,袁紹才勉強送了一口氣。
但這一出連環的變化,已讓袁紹再難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東南面那一片,只先留神於司隸校尉部和兗州、豫州交界地的變化。
他甚至盤算起了要不要將許攸先借調給曹操,讓他在前往虎牢關下赴約之時再多帶上個人,又想著這等舉動難免讓曹操覺得自己是在對他生疑,最後還是將其壓制了下去。
不過讓他這等緊繃情緒舒緩開來些的,顯然不是他在某一處的戰場上取得了什麼突破性的長進,而是他那年少的三兒子袁尚在他的扶持之下正式走到了人前,帶著袁紹的默認參與到了政事的討論之中。
可此時的袁尚其實還沒到及冠之年,也就是袁紹才覺得,自己並沒有在幾個兒子之中有所偏私。
他的長子袁譚雖然被他過繼出去給嫡長兄袁基了,已經不能算是他的兒子,但嫡系的名頭還在這個長子的身上,現在又駐兵坐鎮在東萊郡,明擺著是在替他這個長期身在鄴城的父親行使青州刺史的職責。
從身份和名位上,袁紹覺得自己給袁譚的已經極多了。
次子袁熙,雖然曾經被長安朝廷忽悠了一通,但袁紹也沒對他做出任何的問責,甚至在他的夫人過世後,還給他提前預定了一門親事,定下的是河北甄氏之女,打算等到兩年後甄宓十五歲的時候再令二人完婚。
無論是在信任還是子女婚事上,袁紹也覺得自己給袁熙的不少。
這麼一算,他只是將袁尚帶到了自己的下屬面前,又讓他也聽聽這些軍政要事,哪裡能算是對其過於偏愛呢?
袁紹一邊滿意地看著這個相貌極佳的兒子坐在堂上,覺得為自己增光添彩不少,一邊將手中下屬送來的劉備奏報展開,當即大喜。
這封信還是劉備和陳珪等人截獲了揚州信使後,在對著周瑜展開圍捕行動的同時朝著袁紹送出的,希望他能在徐州無暇從戰局中脫身的時候,看看能否對喬琰在揚州的行動做出一番限制。
這封信報原本早就應該送出去,誰知道因在半道上遇到了快馬發病,又正好在泰山郡境內,沒能儘快完成和兗州地界上的送信驛站交接,以至於當這封信送到鄴城的時候,其實已經比它該當送達的時間晚了兩日有餘。
可袁紹是不知道這些的,他也一眼就看到了在信中提到的孫策之死。
孫策死了?
這簡直是袁紹自打開年以來收到的第一份好消息!
自從喬琰扶持著劉虞在長安登基到如今,袁紹沒有一天不在想著,為何不讓這位親自征討的大司馬乾脆身殞於某一場戰役之中,到時候他便不必再面臨著這樣多的困擾。
可偏偏誰都知道,喬琰的武力值比起頂尖的武將也不差多少,年歲也比他小了一半。
除非出現什麼意外,否則必定會是袁紹先死。
但此刻這條孫策過世的消息,卻好像是讓他看到了一種原本只能算是奢望的可能性。
各州州牧之中年齡最小的那一個,在親自征討祖郎的路上意外身死!
而劉備和陳珪都判斷,這並非是敵方為了迷惑他們而做出的障眼法消息,也沒人會拿這等州牧身死的消息來開玩笑,可信度相當之高。
那孫策能因為這等情況離世,喬琰為何不能?
這些個年輕人個個仗著自己的本事高超,便行橫衝直撞之舉,還都與他袁紹站在了對立面,而今總算是到了讓他們吃到苦頭的時候。
可還沒等袁紹得意多久,便已看到了劉備信中的後半段,說的是喬琰抵達揚州已完成了對祖郎的征討,又拿下了吳郡四姓,不日之內便有北上徐州之可能。
倘若他們在對周瑜的圍剿中並未起到應有的效果,請袁紹務必儘快做出支援,以防當喬琰本人也親自參與到此戰後,徐州這邊會無法抵擋住這兩方合兵來擊的壓力。
袁紹臉上的喜色直接凝固在了當場。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