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轉變,劉協的心中有一瞬的複雜,又聽得那年輕人接著說道,「此外便是一張證明客居的文書,持有此物可在洛陽以極少的開銷在官舍內暫居五日,除卻吃穿需要自行負擔外,落腳於此的開銷幾可忽略不計。不過這也不是沒有限制的,需配合官舍之人進一步查驗來歷,以防其中混入了探子,而若是有什麼特殊手藝的,可能會有專人來試圖說服你長留此地。」
「若有定居洛陽的打算,還會發放一筆小額的米糧,以度過這段找到營生路子前的時日,再便是那裡了。」
劉協順著這年輕人伸手指向的方向看去,竟看見了堆疊成了個小山一般的棉衣。
「凡是途徑洛陽之人,都能憑藉著證明身家來路的戶籍以低價購置一件棉衣,不管是否來自司隸地界,不管是否是要在此地長居,都能買得到。」
劉協愕然問道:「可如此一來,難道不怕令兗州豫州等地有人前來採買嗎?」
那就是資敵了。
「你這便是小看大司馬的胸襟了,」這年輕人拍了拍劉協的肩膀回道,「大司馬說,這天下遲早不會有兩個朝廷,人人均為同胞,又何必有這樣的顧忌。今歲又是旱災接著大疫,蝗災也一度發生,若能在冬日多活民數千,還能讓這洛陽城內看起來多些人氣,總比十室九空景象讓人心中舒坦。」
「何況,這對於大司馬來說也不算是難以負擔之事。九月里棉紡車陸續送抵洛陽,制棉衣的廠子也在北郊落成,聽聞今年并州涼州都陸續擴種了棉花,想來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個確然的事實。」
「你看,我們對長安那些流言深惡痛絕也實在不難理解。」他嘀咕道,「要我說,大司馬便不該只是在年初出了一本山河錄廣泛印製,就該當將這些促成的改變和功業完完整整地寫書成文分發出去,那些惡意指摘的老傢伙若有什麼異議,那便對著這書目逐條辯駁去!」
劉協沉默了一瞬,方才回道:「兄台好見地。」
他現在更知道洛陽城是何種風貌了。
——————
但該說不說,這年輕人覺得喬琰該當在此時印刷書籍還真沒猜錯。
年中的四本書已經基本完工,長安和洛陽兩處掌握在喬琰手中的印刷廠都已空置了下來。
眼下又正是個農事消停的越冬時節,正是在此事上可以投入精力的時候。
想到陳群帶回的那個陳紀幫忙辯駁吵架的消息,郭嘉朝著喬琰建議,此前先以實務為主,唯一傾向於文人的典籍也就是一本《詩經》而已,或許正可在此時轉向那些等候在隊列之上的世家詩傳,學術文典。
要衝擊流言最好的辦法,便是用另外的一番言論將其壓制下去。
當她終於開始朝著各家遞交出交好意圖的時候,為了爭取自己不落人後,總會有人能站對立場,甚至為了能在她的面前出頭,給她送上一出合適的投名狀的。
可讓郭嘉有點意外的,他收到的並不是喬琰的准允,而是見她搖了搖頭,顯然對於這個決定並不持以認同之意。
「你錯了奉孝,越是在這種時候我們也就越是不能對世家做出妥協。」喬琰開口的語氣溫和,在話中卻透露著一種不容置喙的堅決之意,「我們的手上握著個對世家來說最有利的交易籌碼,但這也同時是我們傳遞出對外信號的唇舌。」
「就算我們可以用此刻的刊物發行拉攏起一批盟友,讓他們去將自己手中的利刃對準這些出頭鳥,但要靠著這等方式才能掙脫陷落谷底束縛的話,遲早有一天也會被這些虎狼之心的傢伙重新推落回去。」
「我們已經一步步走到今天,難道是想要看到這樣的場面嗎?」
當然不是!
若說以往在和袁紹相互抗衡之時,或者說是要讓長安朝廷能和鄴城朝廷一爭正統性定位的時候,她要借著長安新路的落成和限酒令的推行和這些世家之間達成交易,利用他們發達的人際脈絡和口舌將她所需要傳達的消息推行出去,那麼在此刻這個激化的內部矛盾面前,她卻絕不能拉攏這樣的盟友。
或者說,她不能讓這些人成為她再進一步的臂膀助力。
那她便將終身都受到人情的掣肘!
她既然已經要順著這讖緯的指責先將自己放在一個箭靶的位置,又何妨讓這份冬日的凜冽來得更快,也更迅疾一些。
在本就已經渾濁擾亂的水波之上再砸落一塊巨石,寧可讓其徹底掀起狂瀾,也絕不讓其只是暫時平息。
若成了後者,對她來說沒有任何的意義!
郭嘉望著喬琰的面容,比此前的任何一刻都要清楚地意識到,他所要追隨的這位明主有著遠比任何人都要強大的內心和明斷的意識,即便在此等風浪面前,她也始終有著一種步履穩健的姿態。
不錯,他們已是這時代的逆流者,又為何還要遵照那些上流的規矩。
反正在數月前的洛陽大疫面前,這些人也沒遵從喬琰的規則!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