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水井之下的光線幽暗,加上那塊油布也是近乎於土色的,這才沒讓他在一個照面之間發覺此物的存在。
油布包……
劉協思前想後也沒記起自己有將這樣的東西丟棄在井底。
按說此時的好奇心對於他來說沒有任何一點多餘的好處,他既未曾發現那金鐘之聲是從何處發出的,便應當直接轉身離去就是。
但大抵是因為這齣故地重遊已隨著幼年時期記憶的一幕幕回現讓他對於自己所處之地有了幾分戀舊的情緒,他又遲疑了一瞬,還是決定將這包裹打撈上來,看看裡面的底細。
油布包隱約透露出的方形輪廓讓他直覺這不會是個尋常的丟棄之物,他從自己的臥房中尋找了一番,找到了一根鐵鉤,而後用還勉強能用的水井繩索將其垂掛了下去。
要不是這幾年間的農戶生涯,劉協要成功將這個鐵鉤掛上那油布包的打結縫隙,而後順勢將其提起來,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好在,這份經歷的存在讓這個布包還是成功到了他的手中。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當他的手放在這個積累了不少塵土的油布包一角的時候,他竟忽覺有幾分心悸。
這靜謐的洛陽北宮之內一時之間只能聽得到他自己的呼吸聲。
「都到了這種地步了還遲疑些什麼。」劉協自嘲地小聲說道,將手重新放回到了這包裹之上。
讓他有些意外的是,油布包之中並不是木盒,而是個鐵盒,還是個堪稱嚴絲合縫的鐵盒。
不過或許是太過著急的緣故,這鐵盒上居然並未再裝上個鎖扣,以防被其他人打開。
劉協小心地將這個邊緣有些鏽蝕的鐵盒打開,隨後從中取出了個木盒。
到了此刻,他先前還當是在查驗漢宮遺物的心情已經徹底變了,倘若有人能與他面對面而坐,便不難發現,當這個木盒入手的那一刻,劉協的臉色變得尤為嚴肅。
他見過這個盒子。
父皇還在天子位上的時候,劉協曾經在玉堂殿中見到過這個盒子!
這是……那個裝有傳國玉璽的盒子!
早在董卓攻入洛陽之時,那傳國玉璽便已經消失不見了。
誰也不知道這玉璽到底是在戰亂中被什麼人給撿走偷偷私藏了起來,還是在當年被父皇託付給張讓這等近臣後被他們藏匿到了個安全的地方,隨著張讓身死於邙山徹底消失不見。
整整六年多的時間裡,這個傳國玉璽始終沒有出現,這才讓那長安朝廷和鄴城朝廷固然都有著一套對方並非正統的說辭,卻都不能拿出自己才是大漢正統的證明。
劉協本以為,可能等到天下重歸一統的那一刻,這個傳國玉璽都不會出現了,而是隨著洛陽再不復都城之名,就此消失在世人的眼中。
當他在漢中地界上以一個平民身份過活的時候,他甚至無比希望這個傳國玉璽千萬不要在一個不該出現的時候落在他那兄長的手上。
但劉協怎麼也沒想到,就像在做夢一般,他重新回到了這個「故居」,而這傳國玉璽竟然出現在了他的手中!
不,不對,現在還只是個外殼而已,並不代表著這個木盒之中便裝著玉璽。
可當劉協將這個木盒放在手中的時候,入手的重量讓他直覺這並不是個空盒。
在打開木盒卡扣的那一刻,他的手甚至有幾分顫抖。
木盒蓋子在他的面前掀開,露出了裡面的那枚……玉璽。
的確是玉璽!
在玉璽之上因為邊角磕碰而出現的金質包邊,玉璽那上好的和田玉材質,這四寸見方的大小,還有那「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都與劉協印象之中的別無二致。
在認出此物的那一刻,劉協甚至想著,他是不是應當將這東西重新放回到木盒、鐵盒以及油布包的三重包裹之中,將其重新放回井底,或者放到一個更加不容易被人發現的地方。
誰讓這玉璽實在是個燙手山芋,他也早已不是大漢天子!<="<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