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7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喬琰望著劉虞被抬離此地的身影,眼中不由閃過了幾分複雜的情緒。

但在她放任劉揚等人成功聯手,在她以昌言作為反擊第一步的時候,她就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憐憫劉虞在此刻的模樣無妨,可——

又有誰能對身處漢末大災之中、土地兼併發展到頂峰的環境之中的百姓做出一點憐憫呢?

喬琰開口說道:「勞駕仲景先生和皇甫將軍看顧好陛下,我先去收拾這長安城裡的亂局。」

別看王允是將這齣伏擊放在宮牆之內,但先有喬琰令趙雲引華陰守軍前來,後有他這孤注一擲地將火藥引爆,現在又有士孫瑞領兵支援長安,意圖來和劉揚會合,長安城中的百姓就算在一開始並不能確定到底發生了何事,在此刻也必然知道了!

這是大司馬遭到了大漢皇子和臣子的聯手針對,意圖將其誅殺!

就算有先前那出傳得沸沸揚揚的流言,也絕沒有長安民眾會在此前想到,居然會出現這樣的一齣戲碼。

那赤氣貫紫宮的流言,或許是因為極少數人對於大司馬地位的嫉妒,或許是那身在鄴城的袁紹和另一位皇帝在無法對大司馬的進攻做出什麼有效攔阻的情況下,不得不用出這樣的招數來自救。

可今日不同!

那是一出真正擺在他們面前的內訌!

大司馬做錯了什麼要遭到這樣的針對?

在這有若建安二年長安地震一般的震悚消息傳來的那一刻,絕大多數的人心中都閃過了這樣的一個問題。

若無大司馬,長安朝廷根本沒有建立起來的可能,數年間的天災人禍也早已經讓他們成為了時代的犧牲品。

最為直觀的便是,他們身邊所用來度過旱災的深井,還是在喬琰的安排之下落成的,這讓他們早將這位年少權臣視為了自己的衣食父母、救命恩人。

可瞧瞧他們現在都聽到了什麼!

他們說大司馬乃是逆臣,要將她以陛下之名騙到宮牆之內,將她趁勢殺害。

這又顯然不是什麼有心人傳出的風言風語。

距離長安宮城最近的那些人,都清楚地聽到了王允在長安宮城之上的垂死掙扎,見到了他將那火藥給點燃的動作,他們也看到了劉揚毫無皇子風度的狼狽姿態,和他在那等局面之下居然還不改對大司馬的控訴。

即便其他的畫面被攔截在了宮牆之內,他們也還不知道劉備等人也參與到了這齣對大司馬的圍殺之中,可一個是陛下唯一的皇子,一個是地位僅次於大司馬的三公——

這樣的兩個人尚且做出了這樣的布局和計劃,其他人又是如何做的呢?

最重要的是,天子是如何想的呢?

尤其的後者,簡直是此刻驚聞消息的所有人都想知道的事情。

那些百姓還只能是聽著這些在街巷間難以避免傳開的風聞,長安朝廷上的大臣卻是以更加驚愕難當的神情聽到了這樣的消息,隨後便一個個拔腿朝著宮城而來。

在聽聞劉虞直接吐血暈厥後,他們又只能按捺著自己的不安情緒,集中到了作為朝堂與會之地的桂宮紫宸殿。

「王司徒是如何想的!」人群中不知道是誰當先說了一句。

對大多數人來說,王允做出這等舉動簡直就像是瘋了。

能在這朝野上下任職的,誰沒有一點眼力見?只要不是被豬油蒙了心,總該能夠看得出來,那劉揚到底是個何種水平的貨色,到底能否作為這長安朝廷的繼承人選。

也總應該看得出來,大司馬作為權勢在手的第一人,到底是不是他們能夠抗衡的存在。

幫著劉揚也就算了,還用這等不成功便成仁的方法行刺大司馬,甚至將陛下都給禁錮了起來,簡直就像是在將他的未來徹底砸進了深水之中,根本沒給自己留下一點求活的退路。

他這番舉動造成的影響更是讓人不由不心生惶恐。

這場近乎於宮變的大事到底會引發何種後果,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覆。

人都是有脾氣的,像是喬琰這等年輕人更不例外。

任是誰為了這個朝廷兢兢業業地辦事了四年,不,若是從她擔任并州牧的時候開始算,那就有八年半的時間,卻在此刻遭到了這樣的一出扣鍋和伏擊,只怕都要感到極度心寒了。

這若只是個文官,還有可能只是如同蔡邕一般,只能被放逐到邊地,又或者是將自己寄居在交好的世家門下,無力對這世道和朝政局勢做出何種還擊,最多就是寫上兩三篇文章辭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