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9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不是武將,而是文臣!

文臣破格提拔的餘地原本就不大。

這些在梁國境內連一點冒險投資都不敢做的傢伙又哪裡會想到,喬嵐和喬亭為喬琰所做的遠不止是在徐州終戰里的那一點,更是在徐州南北對峙和揚州之變中都做出了一份貢獻。

他們也不會覺得,她們姐妹二人滯留在軍中的時候,其實是在用自己的性命來博取出一個前途。

他們只覺得——

倘若當年……

在當年喬琰出征益州的時候,身在長安城的那幾位沒有將和她之間的關係相處到這等地步,也沒到梁國喬氏子弟被從長安地界上驅逐出去、喬琰在并州單獨開宗立戶的程度,今日能夠位列九卿的,是不是就是他們了?

或許還不只是停步在九卿的位置上。

大漢的規矩是非劉氏不可封王,喬琰新建大雍而起,卻並未給她最重要的幾位下屬做出封王的敕封,是否意味著這封王的待遇會沿襲前朝,僅僅對著同姓宗室給出?

當宗室伶仃,勢單力薄之時,也就更需要給出這樣的封賞,以儘快提拔起來地位。

他們錯失的很可能是以王侯身份立國的機會。

甚至,甚至還有一種可能。

喬琰並未有子嗣便登臨上了天子寶座,倘若她為了規避掉生子可能出現的風險而直接在宗室子弟之中領養一個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他們之中便可能出現未來的天子、未來天子的直系親屬。

這不比他們此時只有一人在鄴城任職,其餘眾人都在這兗州地界上庸庸碌碌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這種更加美好的可能性,讓此刻堂上的眾人表情各異中也還有著一個相似之處。

當他們看向末尾幾人的時候,眼神中所帶著的怨怒,活像是這幾人將他們的潑天財富都給據為己有了。

其中那個最年輕的當即就忍不住了。

當年在長安的時候,他還曾經被喬琰作為不學無術的典型案例和「元封」做了個對比,就算後來知曉元封不是什麼從貧戶中一步步往上攀登成為天子近臣的存在,而是冀州的田豐,當年那出羞辱所帶給他的感受,他時至今日也不敢忘記。

他更不會忘記在他被丟出了關中好不容易折回到梁國的時候族長給他的一拐杖毆打,讓他在這宗族內部簡直可以說是丟盡了臉面。

現在還將他當做令這些人錯失富貴的替罪羊,簡直沒有道理!

「你們別忘了,那位長安的大雍陛下到底是用什麼話來形容我們的!」他忽然開口打破了此刻的平靜,但大約是不在沉默中爆發,便在沉默中滅亡,在他此刻的目光之中倒是沒有了什麼本為家中輩分底層之人的恭敬之意,反倒頗有一番破罐子破摔的架勢,「她說我們是蠹蟲生於桃李。蠹蟲!」

「但凡我們之中有人在她尚在并州之時便對她做出了種種支援,在她出征涼州之時替她坐鎮後方,就算資質平庸,也是頭一份的從龍之功,哪裡只是因為我態度傲慢開罪於她,便能變成今日這般的。」

「你們怪我倒是怪得容易,怎不看看,若是這幾年間有人能不顧她已分宗立戶出去,在她被那勞什子的王司徒針對之時站在她的前頭,在她推行種種政令之時予以支持,就算是各表一枝也沒有到徹底毫無聯繫的地步。還不是因為我們一個個都怕得很!」

怕什麼?

怕喬琰此時的富貴也不過是過眼煙雲,隨時會消散而去。

怕當他們重新湊上去的時候,會得到她秋風掃落葉一般的對待,到時候別說是要到什麼好處了,只怕是連小命老命一併丟了。

更怕他們即便修復了關係,也只是長安朝堂中最為不起眼的存在。只因人人都知道,喬琰處事看重實際,又有一番唯才是舉的態度,在她只是個大司馬的時候哪裡會以那等以權謀私的手段給他們拿到好處。

「你閉嘴!」上首的喬氏族長拐杖一震,將這年輕人的聲音給打斷在了當場,「真是反了你了,還敢以這種方式和長輩說話。」

「我有什麼不敢說的……反正那富貴無極的長安沒有我的容身之所,鄴城那頭憑我的本事也混不到出人頭地,」他冷笑了一聲,「在座人人都得為此負一份責任,何敢只將事情推在我的頭上。」

「您若是真有本事,大可現在就往長安去,沒法說動那位陛下,就去和宗正廷尉兩位套近乎好了。有這說我放肆的時間,那崤函道都走掉一半了!」

這位族長還當真生出過前往長安的想法,只是他生怕自己到手的好處沒能拿到,卻先讓自己在喬琰的評判中成了個急功近利之人,到時候讓這分屬同姓的淵源徹底在他這裡了斷了,此刻聽到這後輩如此說,更是氣得七竅生煙,乾脆將這個迂迴作戰的想法都給吞了回去。<="<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