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2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然先帝去後天下崩亂,先有董賊侵官暴國,後有喬琰竊盜鼎司,以至漢室陵遲,綱維弛絕,聖朝股肱,垂頭搨翼,時人迫脅,莫敢正言。」

「昔日強秦弱主,趙高執柄,專/制朝權,威福由己,是以有秦之覆滅,二世而亡。喬琰為臣之時已是如此,今其僭越稱帝,傾覆重器,則大漢之禍近在眼前矣!」2

「朕每思忠義之佐,脅於竊居皇位之人,不覺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唯念自伏羲神農,至於堯舜禹湯,無不敬畏上玄,乾乾終日,從未有暴虐臨人,克終天位者。3」

「喬琰雖有一時之盛,勝負尤未可知,故將其罪狀宣告於天下,以募有識之士共襄盛舉,合力討賊!」

在喬琰收到的檄文之上,劉辯親自說出這番言論時候的「朕」字,全部被替換成了「漢帝」,似乎還比話由劉辯親自說出口的時候少了幾分氣勢。

不過大漢也確實是有這個底氣說出什麼,在危境困境之中也要圖謀反擊。

畢竟就像陳琳所寫,呂產呂祿的專權,王莽的篡政,都有人能將其掰回正規,就像是大漢當真在背後有福祉庇佑一般,在跌宕起伏之中也能重臨王道興隆。

就連當年喬琰在討伐董卓的時候所寫的那篇檄文之中也是這麼說的。

那麼此時也便同樣還有一線希望。

但喬琰已篡漢自立,甚至占據了天下十一州,只給這大漢碩果僅存的勢力留下了兩州的地界,在劉辯並無漢光武帝之能的情況下,他當然也只能輾轉反側,涕淚橫流,總算有一條能拿出來振奮自己精神的理由。

喬琰並不敬畏上蒼,反而以這等暴戾征伐之道君臨天下,絕不可能長久。

這不又回到了那個人事和天命的問題之中嗎?

大概連陳琳都不知道應當替他們尋找何種說辭,這才在兜兜轉轉之後又回到了早年間的那一套。

劉辯努力讓自己的聲音憑藉著振動肺腑的發力,讓更多人能夠聽到,但想到隨後的那幾段話,他又不由想要咬緊牙關。

這等檄文之中大多要列舉被聲討之人的背景。

假若他們要討伐的是曹操的話,他們便可以說其祖父作為中常侍之時是何等大權在握的蠻橫,說其父親還曾經幹過買賣三公官職的勾當,說曹操乃是「贅閹遺丑」。

可喬琰呢?

她的祖父喬玄在任期間從未有過,反於大漢邊陲內境均有大功,選賢舉能,廉潔奉公,其父喬羽死於黃巾之亂中,也算是為大漢效死了。而喬琰在稱帝之前,無論是平定并州的羌胡之亂,還是鎮壓董卓李傕等西涼賊子,都對得起當年漢靈帝對她的一番委任。

他們能說的是什麼?

是她枉顧喬玄於宗族和睦上的期待,枉顧梁國喬氏在她幼年時期對她的關照,竟先——

【身居高位、執掌大權,便以蠻橫手段分宗立戶。

喬氏忠漢之心不改,喬琰卻有叛漢之念,此誠陌路殊途之分,致其屠戮本宗,倒行逆施。】

喬琰看到這裡都不免笑了出來。

「陳孔璋的良心總算還沒壞到家,沒給我現編亂造出什麼我這青雲路上也有兗州喬氏相助之類的蠢話,只說還住在梁國的幼年時期。」

「不過這個屠戮本宗……還真是挺冤枉我的。」

梁國喬氏參與到謀奪兗州計劃里的,大概是因為騎射不精的緣故,都已死在了交戰之中。

剩下的便是那些留在梁國地界上等待消息的。

有點意思的是,兗州地界上的那些世家子弟大多有些侵占良田為禍鄉里的舉動,甚至不少手中是有人命案子在的,都被喬琰叮囑喬亭秉公處理了,而梁國喬氏……怎麼說呢?

當實力無法和野心匹配的時候,他們所能造成的危害也就大幅度減小了。

最後得到的判決是流放交州的日南郡,也就是如今的寮國越南的地方,讓他們提前享受一把出國旅遊的待遇。

這跟「屠戮本宗」真是沒法沾邊。

人都還好好地活著呢。

不能適應南邊氣候的話,可能要建議他們反思一下自己的體質。

畢竟在歷史上虞翻就是被孫權流放到那裡還安然活到了七十歲的。

想到這裡,她便沒打算再在兗州喬氏的事情上有過多的關注,反正早在她成功完成了分宗之事與之斷絕聯繫後,他們就已不可能再對她造成什麼牽絆桎梏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