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還停留在那兩處更為易於行軍的陘口之上。
也說不準還因為袁尚此前被擒,讓袁熙不得不將一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南面,等待著身在鄴城的袁紹對他做出什麼調度。
與他同在此地的高覽,則是因為此前被呂布所俘獲,又被袁紹將其和高順鎮守的位置做出了置換,頗有幾分心氣受挫之態,反沒了先前統兵作戰之中的銳氣。
袁熙將其看在眼裡,卻也當真不知該當用何種話去勸說高覽才好。
只覺所幸他們處在的這個位置並不容易被作為頭號進攻的目標,高覽此刻的這種狀態應當影響不到大局。
但怎麼說呢,他們確實沒有被作為當先受到打擊的目標,卻因其到底是一路兵馬,在這番清掃作戰中勢必要被這一記回馬槍給掃到。
當審配被擒、大軍來犯的消息相繼抵達之時,那頭的大軍也到面前了。
袁熙終於在後知後覺之間意識到,喬琰令并州方向的軍隊將太行山兩道陘口的路徑給封鎖住,並不是要提防他們越界而入,侵入到并州境內,對她的大本營做出何種攻擊,而是要提防他在此刻還能帶領著士卒退居山中,經由那些穿行於二州之間的陘口逃遁!
前方是攜大勝之勢而來的大雍兵馬,後方是脫逃不易的茫茫山嶺,這簡直是個前狼後虎的抉擇!
他更是眼睜睜地看著呂布在這齣已突破城關的交鋒之中,一戟將意圖找回場子的高覽給拍在了馬下,令這位河北庭柱之將身殞此地。
他倒是和審配一般落了個被「請」跟隨行動的待遇,但到了這等城破被俘的局面下,他好像並沒有必要因為保住了性命而覺慶幸。
眼見這支戰意高昂的軍隊意圖稍事休整後便即刻南下,穿過冀州趙國境內兵進鄴城,袁熙更覺得自己的口中一陣發苦。
父親此時的局勢簡直已經壞到家了。
常山易主,中山易主,河間郡與渤海郡都未能憑藉著沮授的智謀守住,意味著冀州到此時是真正的只剩下了一半。
偏偏他們這些做兒子的沒有任何辦法阻止這等權柄的交接。
袁尚先因貿然發兵而被曹操等人擒獲,他袁熙又因未能發現趙雲等人的進軍而慘遭圍攻,同樣落入敵手。
這麼一看,現在父親的子嗣里,還能對他發起支援的,也只有大哥袁譚了!
但袁譚的處境,真有袁熙所以為的那麼好嗎?
東萊、北海的兵變令袁譚和辛評直接處在了異常被動的局面之中。
緊隨其後的賈詡北上更是讓他們驚覺,這老狐狸可不只是在當年為董卓出謀劃策,在徐州周轉戰事之中甚有本事,在這對峙濰水的戰事中,更是一面穩定住了東萊方向反撲的勢力,一面將張任嚴顏馬超這些將領用在了小範圍的突擊渡河之戰中。
袁譚手中但凡能有幾個能打的將領,或許還能對賈詡的這齣干擾襲擊做出應對,奈何他的手中只有一個蔣奇而已。
甚至就連這唯一的一個也在馬超夜渡濰水的放火襲營之中被斬殺在了當場。
徐州北上填入青州的將領,就差沒將「協助青州刺史建功立業」這幾個大字寫在臉上。
在這般威懾之下,袁譚和辛評只能棄卒保車做出一個決定——
放棄自那個位處於黃河以南的部分,保有天險之阻,再圖謀反擊。
也憑藉著將士卒撤離渡河,給袁紹保全更多的有生力量。
但讓袁譚未曾料到的是,他渡河之前,身在兗州的郭嘉已令徐晃、樂進等人北上清河郡,轉道青州,正當袁譚渡河未半,便對其發起了強勢的進攻。
清河郡的兵力不足還是因為袁譚以袁紹之劍為信物調撥入青州支援的,可青州地界上的戰況沒能因為這部分增補的兵力而有所改善,反倒是袁譚他自己被這調兵之後的清河空虛而狠狠地坑了一把。
他們怎麼能忽略掉,身在兗州的郭嘉曾經是喬琰的大司馬府長史,若要論起對戰局的洞徹,他可一點都不在旁人之下。
他也根本沒有必要在河內郡兵馬盛極的情況下還朝著那地方會合,倒不如在此時成為切斷冀州和青州聯繫的一把利刃!
半渡而擊向來是對一支軍隊最為有效的打擊。
在這樣的一出襲擊面前,便是換成袁紹在這裡,也未必能做出什麼有效的應對,更何況身在此地的只是袁譚!
他甚至顧不上後方壓陣的辛評,便已倉皇在下屬的援助之下北上逃遁而走。
這支本來應當回返冀州的士卒,或是死在了徐晃樂進等人的強勢進攻之下,或是隨同彼時還在河中渡船之上的辛評選擇了投降。<="<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