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法行事,總會有人介於當殺與不當殺之間,就此矇混過關的吧?」郭嘉望著遠處的這片人群簇擁而來的情形,不由摸了摸下巴感慨道。
喬琰負手而立,也正看向那個方向,回道:「水至清則無魚,這也無妨。就算真是如你所說的矇混過關,在經由軍屯三年的打磨中,也該是另外一番面貌了。何況——」
「三年的時間,已足夠讓他們在重新走回外界的時候明白一個道理,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局之中,他們但凡有一點落後,便會徹底掉隊。而這天下之間的聰明人,也並不只是會從他們這些世家子弟之中被挖掘出來的。」
郭嘉頷首:「這話說得倒是也對,那麼我便提前恭喜於陛下了。」
三年之後的沮授審配之流到底能否成為喬琰的下屬,在此刻大雍的人才濟濟之中並不那麼重要,可以預見到的是,河北地界上的勢力,將遭遇一場暴風雨一般的大洗牌了。
而在這番風浪中處在弱勢的河北世家,為了能減輕還糧的壓力,必須緊隨著喬琰的腳步,成為她麾下的可用之才。
偏偏,這無論是協助於袁紹還債還是依照喬琰舊例行事,都是出自他們自己人之口。
多麼荒唐可笑!
但或許,眼前場景里更為可笑的,是劉辯被推上刑台之時,已然是一副半瘋半癲的狀態。
他好像還沉浸在自己尤為天子的夢境之中,在看到台下前來圍觀的好事之人時,還以為那些是聽從他號令的下屬,竟身著囚衣朝著他們做出了個平身的舉動。
但很快,他就被押解他的士卒給扣押回到了他該當去的刑台之上,被牢牢地捆縛在了那裡。
對他的身不由己,喬琰或許有過幾分同情,可惜,他和劉協劉虞不同。
若是讓他活著,遲早要惹出麻煩來的。
更不必說,比起劉辯,更值得同情的,顯然是那些直到此刻也不知天地幾何的黔首。
午時的日光已在此時以一種異常灼灼的姿態,映照在了這片鄴城的土地上。
當刀斧落下的那一刻,郭嘉聽到喬琰用一句話作為了對劉辯之死的總結——
「這是大漢徹底落幕了。」
425. 425(一更) 行將班師
雖說在喬琰登基之時,便已是漢雍二朝交接,乃是屬於她的時代徹底到來,但在鄴城朝廷徹底覆亡之前,這天下到底還會存有幾分不同的聲音。
漢朝屢次的力挽狂瀾,總還會讓人留存有什麼絕地翻盤的希望,而劉辯的處境,也無疑要比光武帝早年起事之時的局勢好上不少。
誰又知道他會不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呢?
不對,若是按照現在的時間,還沒有東山再起這個詞,就算後世再有謝安,也絕不會是出自於東晉的謝安了。
當喬琰此刻總攝天下之權後,她也絕不會讓五胡亂華,永嘉南渡之事發生了。
「令人去將劉辯的屍體下葬了吧。」
在她方才於朝堂之上的話中,她不承認劉辯這個弘農王的身份,只認為她所冊封出來的山陽公和安邑公,但當她已經徹底踩滅了大漢的最後火種後,給對方一個體面也無妨。
再不往回收一點,那些還正在等待審判的河北世家子弟,只怕都要以為她是董卓了。
但對於戰敗的一方來說,河北世家受到的待遇實已不能說是太壞。
早年間便選對了人,任職在她麾下的河北世家代表里——
崔琰早在她為并州牧之時便為并州督郵,以其「有青松之操」的品行來督導并州民眾與官吏,隨著喬琰成為天子,崔琰一面繼續跟隨鄭玄潛心學問,一面也領了尚書台的官職,作為天子近臣之一。
崔烈在并州養老,其子崔鈞則出任了豫州刺史的官職。
田豐本在協助幽州定計作戰之事,現如今也能憑藉著這份對峙袁紹的戰功升遷了。
而此番攻伐鄴城的一路上,倒戈夠快的中山甄氏同樣獲得了不少好處。
甄氏早年間可不是依靠商業發家的,甚至若是將其追溯到王莽篡政時期,漢太保甄邯曾官拜大司馬,甄豐也曾官拜大司空,只是因東漢建立,才逐漸衰頹了下去,到了甄宓的父親那一輩,只是做到上蔡令而已,又以早逝之故,無法對甄氏提供何種支持。
但因他們這番極有眼光的投誠,並由甄儼總領中山勢力向呂布等人大開明路,令其能及時與趙雲等人會合,成功混上了大雍的戰車。
甄儼自己成為了下曲陽的一縣長官,他那個本當在明年成為袁熙續弦的妹妹則被送往了樂平書院就讀,頗有一番能以大雍嫡系官員流程培養的架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