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國]謀士不可以登基嗎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7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那車騎將軍因投效得晚未能入列,卻實為文治武功之才,鷹揚校尉有搏命出奇之能,樓船將軍長於水師之道,再如那此時合兵至於一處的重甲、先登與陷陣營,實為重步兵之魁首,你卻還只會在前兩年間偷偷混在我身後一併作戰,徵得你阿母的同意之後方才入伍不久,要憑何勝過他們呢?」

呂蒙:「……」

他聽得出來,姐夫並不是真要將他的積極性給徹底打壓殆盡,而是要讓他想想他出口之言說得果斷,卻是否真是將目標給定得過於遠大了。

他咬了咬牙,回道:「我可以讀書,做個明白事理的將領。」

若說此前他還沒有這樣的機會,那麼如今的揚州已是在喬琰的治下,自關中印製而成的書籍也早被陸續送至揚州傾銷。

若是在這等讀書成本降低大半的情況下,他還不能從書中獲益,給自己爭取那軒轅閣上位置積攢一份底氣,他也該趁早收回那句遠大志向之言了!

鄧當回道:「成,那就讀書!但你要是再在這裡耽誤時間,讓我二人被張府君扣了俸祿,那便買不起什麼書了。」

聽鄧當這般說,呂蒙這下哪裡還敢耽擱,連忙和鄧當一道趕了上去。

至於呂蒙能否實現那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非復吳下阿蒙」的目標,那便只有交給時間來決定了。

對喬琰來說,這齣洛陽論功最重要的目的,已隨著那二十八張銅版雕像的現世而達成,第二日的街巷之間更是已經出現了那印製的功勳小像,作為第一批軒轅閣名單的表彰宣揚。

改洛陽為都城還不急於一時,她在送走了陸續回返到駐紮之地的下屬後,便應當回返長安而去了。

在回關中之後,還有另一件事需要由她來做。

「去歲伯覦找上我的時候,你雖在權衡之後答應了與衛仲道之間的婚事,但還同我說,天下未定,何以家為,如今倒可算是天下平定了?」

喬琰朝著蔡昭姬看去,對著這個由自己看護長大的姑娘,不免在語氣間少了幾分公事公辦的意味。

這「天下未定,何以家為」之言,自這個從事文職的姑娘口中說出,也尤有一番鏗鏘烈性之態,加之衛仲道因昭姬的官職緣故主動提出了入贅,喬琰倒是不必太擔心她成婚之後的情況。

但在昭姬回說將要籌備婚事之時,喬琰又說道:「我有意對婚姻律令做出一番改變,借你成婚之時將其推行,你看如何?」

昭姬正了正臉色,敏銳意識到喬琰所說的絕不是簡單的改變,當即回道:「陛下但說無妨。」

喬琰道:「自西周以來,婚姻律法之中的七出三不去便未曾改過,更未有言及,倘若女子想要離開丈夫該當以何種方式實現。又倘若丈夫休妻,妻子除卻帶走自己嫁入門戶之中的妝奩之外,沒有任何可以帶走之物。今我為天子,又有四海歸一之績在手,若還不敢對其做出一番更正之舉,又有誰人能做出這樣的創舉!」

古代女子在婚姻律法和禮制之中,乃是毋庸置疑的弱勢群體。

西周開始推行的作為解除婚姻關係限制、保護女方而「三不去」,歸根到底也僅僅是將妻子作為丈夫的附庸而已,何況真能履行的也未必就有幾人。

妻子已無娘家可以依靠,若是休妻會令其無家可歸,不可去。

妻子與丈夫一併為公婆守孝三年,在禮法上已盡孝道,不可去。

夫妻共同經歷了貧困,隨後家境趨於富貴,不可去。

但正如喬琰所說,倘若是因丈夫的緣故,妻子不堪忍受,想要脫離開丈夫的掌控,是沒有明文律法對其做出保障的。

「和離」這等因夫妻雙方感情破裂而雙向自願離婚規定,得等到唐代才會出現。

更別說是對夫妻分開之後,將家中的共同財產做出一番劃分!

到了漢唐之後的明清時期,連妻子嫁入進門所帶的妝奩都不能帶走了,只能淨身出戶。

這對經歷了現代法律薰陶的喬琰來說,是何其可怕的陋習。

倘若她還未曾將天下重歸一統,在主次問題的考量之下,當先要解決的,的確是剿滅鄴城朝廷,將袁紹和劉辯給拿下,但在此時,她卻必須站在為治下女性謀求利益的角度上,對這些陳陋的婚姻制度做出一番調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