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不是個小氣的,幾十上百兩,她也不心疼。
可要支走一千兩銀子,不好意思,不管三弟是不是真心買壽禮,她都不能給。
蘇雲瑤烏黑的眼珠轉了轉,笑道:「母親,三弟孝心可嘉,這銀子實在該花的,明日給老太太祝壽,來賀壽的太太夫人們若是聽說三弟這麼有孝心,還不知會怎麼誇讚三弟呢!」
羅氏一聽,臉色突然變了,寶紹還沒定親呢,若是被哪個別有用心的碎嘴子夫人添油加醋傳揚出去,說他像個揮金如土的紈絝,那豈不是壞了名聲?
「罷了,他是有這份孝心,可也用不著花這麼多銀子買東西,你別支給他!」
蘇雲瑤躊躇道:「可是,這樣不好吧,三弟若是問起來......」
「他問起來,你也不許給,就說是我說的!」生怕兒媳婦支出去銀子,羅氏忙道。
蘇雲瑤重重點了點頭,道:「我自然聽母親的話。還有,那經書的事,最是能體現對祖母的孝心,我回頭儘快親手抄完,給母親送來。」
羅氏卻思忖了一瞬,道:「你那麼忙,哪有時間抄去?這事你別管了,我自己再看著辦吧。」
臨出院子時,看到夫人急忙打發丫鬟把經書送去了三少爺的院子,青杏差點捂嘴笑出了聲。
到了用早飯的時辰,羅氏身子不好,不去桂香堂侍奉,身為長孫媳,蘇雲瑤要去老太太跟前盡孝心。
桂香堂與裴府別的院子大有不同,院中沒有什麼名貴稀罕的花草山石,院子隔壁卻有一個寬闊碧綠的菜園子。
老夫人出身鄉野,喜歡在地里種菜。
當年裴老太爺從軍,先是得蘇節度使器重,之後一路追隨先帝左右,立下不少軍功,後來新朝建立,裴老太爺授官留京,先帝賜封了裴府這座大宅院,老夫人便帶著兒女住進了京都。
雖是住在這高門大院已有四十多年,老夫人的習慣卻沒改過。
清早起來,在院裡的大菜園子中溜達一圈,澆澆菜,松鬆土,摘上些瓜菜,讓廚房拌一大盤醬胡瓜,炒一碟咸雞子,煮幾碗鹹菜粥,做早飯。
桂香堂擺好早飯後,崔如月帶著三歲的大兒子與不滿一歲的小兒子,到堂內陪老夫人用飯。
今天她穿了一身銀紅綾羅,顯得精明強幹,她的兩個兒子圓滾滾胖乎乎的,看上去都十分結實。
看見大嫂,打了個招呼後,扭頭看了看自己的兩個兒子,崔如月臉上的笑容十分得意。
她的丈夫裴文仲,在府中排行第二,是庶出,她卻接連生下了裴府兩個重孫。
而她這位大嫂,嫁進來三年,肚子卻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不過,想到老夫人的壽宴,大嫂要出風頭,崔如月臉上的得意逐漸消失。
做為裴府二孫媳,她嫁來的早,卻沒打理過家宅大事,倒是大嫂嫁來的晚,這掌管中饋的事,落到了她的頭上。
用飯時,崔如月帶著孩子坐在老夫人身旁。
老夫人喜歡孩子,見到兩個重孫便喜得眉開眼笑,不過看到坐在旁邊的蘇雲瑤,臉上皺紋皺起,眉頭擰了起來。
她是裴府長孫媳,家境落魄不說,進府三年還沒有懷上孩子,自然讓人不滿意。
老夫人的臉色不好看,蘇雲瑤默默別過眼,假裝沒看見。
這些飯食齁咸,只合老夫人的口味,蘇雲瑤不愛吃,拿起調羹淺淺舀了口鹹粥嘗了嘗。
用著飯,看到二孫媳吃光了鹹菜鹹粥,長孫媳幾乎沒動筷子,老夫人不禁又皺起了眉頭。
她這麼挑食,怪不得不好生養。
「秉安出去三個月了吧,事情總該辦好了,怎麼還沒回京?」老太太突然道。
裴秉安現任金吾衛上將軍,金吾衛負責京城安防,他平時除了處理衛中的軍機要務,還擔著邊境巡防兵備的差事。
這次他已離京三個多月,說是去甘州巡視,還沒回來。
他出去辦差,回來的日子一向不定,日子短了,十天半個月的,也不必寫信。若是日子長了,會差人往府里送封信來,可這回,都三個月了,卻一直沒收到他的信。
不過,好歹嫁給他三年,日子不短了,蘇雲瑤多少了解他一些,知道他對長輩最是敬愛孝順,明日是老夫人的壽宴,就算公務再忙,他今日應該也會儘量趕回府的。
還沒等蘇雲瑤開口,崔如月急忙喝了一大盞茶沖淡滿嘴的鹹味,搶著說:「祖母,大哥這回辦差的地方距京城遠,一來一迴路上就得半個月,再加上公務,是得要三個多月,不過,您不用擔心,大哥肯定快回來了。」
二孫媳這樣說,老夫人點頭滿意地笑了笑。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