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雜院小可憐看到彈幕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二大爺和二大媽都是食品廠的職工,二大爺是餅乾車間的副主任,二大媽則是倉庫的管理人員,兩人一同上下班。

但是家裡洗衣做飯,所有的家務活都是二大媽一個人承包,二大爺從來沒有搭過手。

二大爺每天下班之後就兩件事情,一件是在大院裡溜達一圈,展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另外一件事就是拿著自己的大茶缸子去附近公園溜達,一天兩圈。

早上一圈,不到吃早飯不回家;晚上一圈,吃了飯就出門當甩手掌柜。

二大媽的兒子早些年高燒,燒壞了腦子,如今只有五六歲的智商,照顧自己都成問題,根本不可能幫二大媽減輕負擔。

倒是二大媽已經結婚十年的女兒,知道心疼母親,每周日休息的時候都會特意回來洗洗涮涮。

二大媽每周都對女兒大倒苦水,說自己的辛苦,現在催婚催到程織頭上,反而成了好日子。

「文語姐周日休息的時候沒來啊?」程織看了盆里的衣服,估計是堆了好幾天了。

十年的時間,足夠二大媽形成習慣,換下來的衣服專門等著女兒回來洗。

結果女兒這周日竟然沒回娘家,估計是再等下去一家子就沒衣服穿了,所以才會這一大早就開始洗衣服。

聽到程織的問話,二大媽的臉色僵住,嘴裡卻不住說:「都結婚的人了,哪能經常回娘家呢。」

「她每次回來的時候我都勸她,這閨女從小主意大,這次是終於聽勸了。」

程織笑笑,沒拆穿二大媽的嘴硬,朝陳杰豪夫妻的房間看了一眼。

聽動靜兩人應該又在吵架,只是具體在吵什麼,程織聽不清楚,她心裡在琢磨著摸黑將人套麻袋的可能性,總該讓陳杰豪吃到教訓。

居委會辦公室距離大雜院不到十分鐘的路程,程織到的時候,辦公室里的人已經來了一半。

精氣神充足和游神的狀態不一樣,再加上楊青衡被程織舉報進局子這件事情,經過時間的發酵,已經成了一件大新聞。

如今程織這個當事人到來,有不少人都感興趣,有好事者直接發問,程織也沒故意逃避這個話題,大家問她就說,趁機會和大家增加了解。

居委會除了正副主任,下面四個年輕人算上程織,都是兩年前進居委會的。

其餘三人已經打成一片,只有程織這一年多工作馬馬虎虎,人際關係更是毫無進展,當下自然要改變。

有八卦作為切入口,程織最近自帶同情光環,幾個人越說越熱鬧。

居委會的史主任進屋咳嗽一聲,幾個年輕人瞬間安靜下來。

「街道辦最新的工作安排下來了,咱們居委會這邊要重點清查戶籍,我準備挑一個人跟著我負責這件事。」史主任雷厲風行發布任務,視線在四個年輕人身上逡巡,最終定在了程織身上。

「你跟我做吧,她們手上還有別的事情。」

程織自然乖乖點頭,認真向史主任保證,她已經洗心革面,以後將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史主任四十來歲,聽了程織的話,緩下了說話的語氣,「偉人說過一切新的東西都是從艱苦鬥爭中鍛鍊出來的。事情過去就是過去了,以後多把心思放在工作上。」

「現在跟我走一趟,咱們居委會負責食品廠的兩個胡同和機械廠的兩個胡同,儘早解決。」這四個胡同都是居委會正常工作涵蓋的範圍。

程織拿上自己的挎包立即跟上。

統計戶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是要一戶戶上門登記,還要讓對方家裡人按上手印。

如果家裡有不是京市人的,還需要拿出來介紹信來證明自己的身份。

這四個胡同,一個胡同差不多有八百米,分布著二十來個大雜院,一個大雜院少則住十幾戶,多則二三十戶。

一戶一戶走訪下來,是個耗費時間的大工程。

今天是工作日,大雜院這個時間段比較安靜,史主任和程織先找大雜院的管事一大媽二大媽們談話,了解大雜院裡的情況,再一戶戶登記,等休息日的時候再過來一趟查漏補缺。

走訪了半條胡同下來,確實添了不少新人口,有些是剛剛新婚的小夫妻,有些則是新生兒,還有一些是從下鄉回來的人。

這些人回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生病,另一個則是城裡有工作接收,當然也有拿著探親的介紹信,時間到了卻不想回去的知青,這些都歸居委會管,要求他們返回。

一上午下來,走訪了五個大雜院,本子上的人口記錄卻不少。

「你覺得陳家這個小子怎麼樣?今年二十五歲,是機械廠的電工,家裡爹娘也都能幹。」

「還有這個,吳家的小子,保衛科的,工資也不低,就是他爹沒得早,娘身體也不太好。」

「要不這個呢,二十七年齡是大了點,但是當兵轉干回來的,以後廠里肯定優先提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