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的孫大很防備,不知自己身上有什麼是老獵戶所圖的。從沒有感受到善意的人,第一次接受來自他人的善意,會不知所措。因此,每當老獵戶搭話時,孫大就當沒聽到。
時間久了,慢慢的相處後,孫大便把老獵戶當成親人。許是老獵戶是從戰場上下來的,狩獵技巧極其有用。靠著狩獵的技巧,孫大每次進山,都能會有所收穫。
慢慢的他們存了些銀錢。又用這些錢買了些地。畢竟對於村民來說,村子裡田地就是這些村民的根。每次孫大打獵歸家時,笛哥兒都做好飯菜,等他打獵歸來。日子過得也算是有滋有味。之後二人又生了兩個孩子。家庭也是和和美美的。
二人從來沒有紅過臉,吵過架。日子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了幾年。可好景不長。在小兒子三歲時,孫大上山狩獵時,被野豬撞斷了腿,從此不能幹重活。還要吃藥養著。家裡的頂樑柱倒了。
笛哥兒也知道沒人能幫得上自己。便獨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好在孩子都聽話懂事,孫大也沒有自暴自棄,也都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家裡的生活確是不如往常一般,飯桌上時常有肉了。
但是孫家夫夫都覺得人還在就好,比什麼都強,也樂觀的過著平平常常的日子自孫大倒下之後,家裡的開銷不斷,收入卻幾乎沒有。孫家夫郎沒有辦法,在農閒時,便挖野菜來吃。收成的糧食也是全拉到鎮上賣到米糧店中,只求賣個好價錢,能給孫大買藥吃。
因此,陶青每次挖野菜都能碰見孫家夫郎。一來二去,兩人也就熟悉了起來。陶青自小沒有為米糧發過愁。陶青第一次和阿姆一起挖野菜時,就注意到了這個長得瘦瘦小小的,背這個大大的籮筐,籮筐裡面裝滿了野菜的孫家夫郎。
回家後又聽到阿姆說了孫家的情況。當時他便想,若是自己肯定是不如孫家夫郎那般堅韌。於是再次挖野菜相見時。二人在挖野菜是碰了面。陶青用崇拜的星星眼看向笛哥兒時。
笛哥兒看著那雙圓溜溜的大眼睛,想母親要是沒去世,給他生個弟弟,應當也像這般。長的乖巧討喜,白白嫩嫩的。二人如相見恨晚的知己,說個不停。
其實只是陶青單方面的嘰嘰喳喳的說,說自己未出閣時的日子,說著家裡的夫君,阿姆。每當他說話時,笛哥兒就滿懷溫情的看著他,靜靜的聽他說,時不時的發表些自己的意見。使得陶青不會覺得無味。一來二去,兩人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
這是一段因挖野菜而建立起來的友誼。說來也怪,因著陶青長得乖巧可愛。嫁人沒嫁人的哥兒女子,都喜歡他。嫁人的哥兒女子,因著陶青長的討喜,喜歡他。沒嫁人的哥兒女子,因陶青嫁人了,對他們以後嫁人也沒有什麼大的威脅。
你說話時,他會眨著那雙圓潤的大眼睛看著你。聽到有趣的地方還會歡呼。講到驚訝的地方,他會長著嘴巴,睜大了雙眼,看著你。沒有人會不喜歡被人認真對待。
但奇怪的是,陶青獨獨喜歡和笛哥兒呆在一起。可能是因為他們都是說給陶青聽,只有笛哥兒願意聽陶青說。也因此每天有空,陶青就要跑到孫家去坐上一會兒。鍾芹也不拘著他,想讓他像未出閣時一樣無憂無慮。
而此時的葉胥還不知道自己的小夫郎被別人家的夫朗拐跑去洗野菜了。
第4章 他正在邊注意自己四周的動……
他正在邊注意自己四周的動向,怕有蛇蟲等毒物偷襲。邊在僅許一人通過的小路上走著。此時他走的方向正是通往大山深處的那條路。其實葉胥選擇的那條路,正是獵人上山打獵才會走的路。
因村裡的獵戶較少,深山危險,幾乎沒人往裡走過,所以越往深處走,路才會越窄。這路前面之所以寬廣,是因為村子裡總有些心存僥倖的人。看到獵戶打獵賺的錢比較多,著實眼紅。也想去深山處碰碰運氣,但又被這條既窄兩邊又長滿雜草的路勸退了。
但從沒有上過山的葉胥並不知情。還滿懷期望的向前走去。葉胥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走了多久,他覺得自己有可能是走錯路了。納悶為何這路越走越窄,越往裡走,雜草越高越密。擠得他有點呼吸不順暢。
葉胥本來是想原路返回的,但是又覺得自己走了許久。若是原路返回的話,也會花上更多的時間。葉胥現在心裡只默默期許:一會就能見到小夫郎了。葉胥心裡清楚,極大可能是見不到自家夫郎的,挖野菜的路不可能越來越狹窄。
畢竟又不止自家夫郎一人挖野菜。葉胥的是抱著心裡那僅剩的一絲絲能找到陶青的期望,慢慢的向前走。葉胥又走了片刻。此時的他,臉上已經布滿了汗水,就連貼近脖子的衣襟也不例外。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