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茅榮郅逛了太和殿一圈之後, 便又回去處理朝政了。將茅榮軒大力推薦的葉胥拋到了腦後。
日子如流水般的划過, 終於到了要揭示眾多貢士此次春闈名次的日子。
在這前一天,茅榮郅突然間再次想起了葉胥這號人,茅榮郅叫來身邊伺候的陳公公道:「你去把本次的主考官叫到御書房來, 順便讓他拿著這次前三甲的答卷。」
他倒要看看這瑄王大力推薦的人究竟是有何不同之處。
等人退了出去後, 茅榮郅揉了揉疲憊的眼角。端起了手邊的濃茶, 喝了一口, 提神醒腦, 之後茅榮郅便繼續看御史上奏的奏摺。
沒過多久,陳公公便帶著此次考試的主考官進來了。
「臣明正平,叩見陛下!」
「愛卿平身,此次朕喚你前來, 並非是有什麼大事,只不過是想看一下今年進士前三甲的答卷。不知愛卿可有什麼看法?」
「臣不敢。」明正平答完之後,便將前三甲的試卷遞給了陳公公,再由陳公公轉交給皇上。
茅榮郅見明正平還跪在大殿之上,開口囑咐道:「陳公公,給明學士搬張凳子來。」
轉頭對明正平說道:「明學士先坐會,等朕看完之後,就勞煩明學士再拿回去。」
明正平聽皇上這麼說,一時之間竟有些無措:「謹聽陛下教誨。」
之後的時間裡,大殿之中靜悄悄的,除了陳公公剛開始給皇上添茶的聲音外,什麼雜音都沒有,整個大殿有中空悄悄的靜謐。
坐在椅子上的明正平有些坐立難安,怎的皇上突然間對這次考生的答卷這麼感興趣。
等茅榮郅看完了前三甲的答卷,便好奇的開口問道:「這三人之中誰是狀元、榜眼、探花?」
「回陛下,這三張試卷是這些學子中答得較好的三位,具體的排名還要陛下定奪,不過原本我們幾人定的狀元、榜眼、探花是按照這試卷的順序來的。」
「竟是如此,那好,愛卿先退下吧,關於這名次如何,朕心中自有定數。」
等明正平退下之後,茅榮郅心想:怪不得暄王為了這葉胥專程跑來那麼多次來推薦,看來這葉胥不僅在吃食上多有研究,在政事上也有自己的一番見解。
此次的考題是茅榮郅親自出題,題目為困擾他多年的邊境匈奴問題,這匈奴可惡的緊,時不時的來擾亂邊境百姓的生活,題目便是問眾位學子,這仗是該打還是任由他放肆。
按理說應該是該打,可現在國庫空虛,茅榮軒又剛即位不久,國家尚在恢復期,前期,大軍的糧草尚且能夠湊出,可後續能不能跟的上還說不好。
這不是有句古話:將士未動,糧草先行。
現在的打仗除了名將之外,打的是後勤,打的也是國家的經濟實力。
可現在他們國家正在恢復期,經濟恢復剛剛見成色不足,這邊是茅榮郅糾結的地方:不打的話,不能任由那匈奴擾亂百姓的生活。打的話,後期的補給還不一定能跟上。
依照茅榮郅的想法是打,可戰爭受苦的又是百姓,銀子不夠,除了加重賦稅,他實在是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畢竟這幾千年來都是這麼做的。
幾番思慮之下,茅榮郅似乎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解決辦法來解決。
茅榮郅想著這些學子之後也是要進入官場,不如看看看他們的想法。
按照其他兩位學子的想法來看,萬變不離其宗就是先休養生息,等國家強大了之後,匈奴自然是不敢來犯。
二人的排名不同也是因為文章詞句的華麗,引經據典的次數。
而依葉胥的看法則是要打,現在他們國家雖說是沒有之前的強盛,可他們泱泱大國,豈是能容許匈奴來犯。
既然國庫空虛,那就從商人手中要。依葉胥的想法是:總歸國家總的銀子是不變的,既然銀子不在國庫,那便在商人手中。
在本朝,商人的地位不高,畢竟士農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對此商人最講究的便是名聲,既然商人需要好的名聲,那朝廷便給商人這個名聲。
如此一來,國庫有了銀子,商人們有了名聲,將士們有了糧草,邊境的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也算是一舉多得。
其實,葉胥並不是多麼的了解歷史,也不是多麼懂政事,只不過是看到了題目之後。
他便想起來了自己國家剛成立時,情況比這個危急多了。
那時候剛剛成立的新國家,是同現在的情況差不多:同樣是外來國家,擾的邊境百姓民不聊生。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