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嬌夫的首輔大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荀文林聽到葉胥這般問,一時間有些驚訝,他以為葉胥身為皇帝的身邊近臣,知曉的事情應當是比他多一些。

他提起這件事就是想看看葉胥是不是有什麼好的辦法,雖說以他的官職說不上什麼話,但是荀文林還是想提一下自己的見解,順便看一下葉胥是不是又不同的看法。

可是葉胥的反應是荀文林萬萬沒有想到的,他想著葉胥多少應該是知曉一些的,就算是不知曉全部,最起碼對這些事情會有些耳聞,未曾想,葉胥竟還不如他知曉的多。

荀文林雖然驚訝,但還是開口替葉胥解釋道:「我也是聽說的,聽翰林院新中舉的進士說的,說是今年楚庭大旱,便上報給了朝廷。」

說完似乎是確保信息的說服力,荀文林解釋道:「那個進士是今年的第二甲第一名,丞相家的嫡次子蔚昊乾,他也在我們翰林院,是昨日他同我們說的,我也是剛知曉,便想著看一下葉兄的看法。」

「哦,原是如此,可葉某確實不知曉這件事。」葉胥聽完荀文林的解釋後說道。

荀文林聽到葉胥這樣說,並沒有聽到葉胥見解的荀文林,再次平靜的闡述了一下事實,道:「聽蔚昊乾說,好像是楚庭今年大旱。」

葉胥聽荀文林再一次重複,不禁問出了心中的疑惑:「這才是仲春時節,地方官員又是怎麼能看出是否乾旱呢?」

葉胥見荀文林似有讓他說下去的勢頭,便繼續道:「楚庭那邊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就算是在冬季時節,雖說是不下雪,但也會有小時節的霜降,聽文林兄說楚庭大旱,莫不是冬季里楚庭未曾降雨或是霜降。」

荀文林聽到葉胥見解,心想:葉胥想的果然與他不同,他聽到消息後,想的便是該如何解決接下來百姓無米下鍋的情態,這般說,開口道:「應當是吧,聽說是當地知府為了不把事情鬧大,便沒有上報,可是眼見著到了水稻種植的時節,大多河水乾涸,河床裸露,看起來千瘡百孔。」

「知府見事情瞞不住了,便開始上報。」

葉胥聽到荀文林這樣說,便解釋通了。

葉胥心想:就算知府在冬日裡上報又能如何,在這個靠天吃飯的時代,就算是上報了朝廷,朝廷也是無能為力,朝廷根本不能給他們人工降雨來種植水稻。

許是那知府抱著僥倖的心思,想著也許到了仲春時節情況也許會好一些,便知而未報。

葉胥在心中嘆息,也不知這次朝廷該如何處理這個知府。

想到此處,葉胥搖了搖腦袋,這些也不是他能處理得了的,這般想著葉胥便轉移了注意點。

葉胥看著陶青同莘欣然二人有說有笑的,一時間竟覺得歲月靜好。

仲春時節的風,吹在臉上痒痒的,似乎是大自然是在暗示著什麼。

午後的陽光灑在路上,太陽透過雲層層層的撒了下來,今天的天氣似乎並沒有葉胥想像的那麼美好。

些許陰涼的天氣並未影響陶青心情,葉胥看著陶青臉上洋溢的笑容,無意識的勾了勾唇角,這天氣似乎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差。

最起碼明媚的笑容是做不得假的。

四人飯後走走停停,時間也消逝在幾人的腳步之中。

休假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轉眼間就到了葉胥上值的日子。

不知是不是葉胥良心發現了,昨日夜裡葉胥並沒有像往日那般折騰陶青,而是抱著陶青入睡,手也老老實實的放在陶青的腰側。

今日陶青終於不再是中午時分醒來了,辰時陶青便睜開了眼,不知是不是在葉胥懷中躺了一整晚的原因,陶青覺得今日睡得格外香甜。

等飯後,陶青就著手開始準備構思話本的事情。

昨日他們逛了許久,也不知是不是緣分,又走到了書肆,看到了苦大仇深的掌柜的。

不知為何,每當他們遊玩時,總會在最後關頭遇上掌柜的,陶青這樣想,他們可能與掌柜的有種不可言說的緣分。

掌柜的看到了四人的剎那,尤其是看到了陶青和莘欣然的那刻,眼睛瞬間明亮了許多。

陶青迎上掌柜的眼睛,有些心虛,拉著莘欣然悄咪咪的躲到了葉胥身後。

掌柜的似乎是沒有看到陶青的動作,仍然熱情相邀他們去書肆坐坐,即使他們是麼也不買,幾人對於掌柜的打算都心知肚明,但都沒有揭穿他,畢竟拖稿的是陶青和莘欣然二人。

對於拖稿這件事,陶青表示他有話要說:他整日在夜裡被葉胥折騰許久,白日都用來補覺了,哪有時間來寫話本,這些時日裡掌柜的日日要催的話本就被陶青無情的拋之腦後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