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不打算影響別家的生意,造一些粗紙,於是葉胥便想起來竹子造紙,用竹子造的紙,確實是比較粗糙一些,雖說過程複雜一些,但最起碼能讓窮苦人家的讀書人用上。
葉胥記得之前種植香菇的那座山上是有竹子生長。
竹類多喜溫暖濕潤的地方,一般竹子生長的地方,大多是近水的地方,如此這般,那造紙所需的水也就一併解決了。
這樣想著,葉胥即刻去了鄉下,準備選址造紙的地方,選好地方後,葉胥就準備僱人建造一個小型的工廠。
選了好一些村中人來做活,一人一天十文錢。
見知州大人出手闊綽,甚至比他們走半個時辰到鎮上做零工掙的錢還要多,一時間本來去鎮上找零工的人,就在家做起了工。
知道知州大人是準備長期僱傭他們,因為竹子造紙是一個費力氣的活計,於是葉胥乾脆一直僱傭他們。
知曉這個消息的村民們,心中歡喜極了,他們每日少走了半個時辰的路,乾的活也沒有之前那般累,也沒有人打罵,掙的錢也比往日裡多。
他們心中很是感激知州大人。
紙張的問題是解決了,還有筆墨的問題,葉胥也一併解決了,葉胥寫出知道墨條的法子,交給了負責工廠具體活計的小廝,這小廝是葉胥從府中挑選的,是個機靈的。
於是小工廠又招了一批人,於是附近幾個村子的青壯年大多數都來小工廠做工。
加了製造墨條的程序後,葉胥又拿出了一些銀子擴建了工廠,廠子裡面的人也從之前的十幾人變成了現在的幾十人。
葉胥告知了眾人具體的製造方法後,將具體的事物全部交給小廝後,便沒再將注意力放在這裡。
花費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粗紙便多了起來,葉胥並未拿出來賣,而是讓小廝先存著,葉胥準備等到時候在書院中賣。
之前葉胥剛開始準備建廠時,就同村民們說清楚了,他準備之後建造一個書院,有意願可以讓孩子去讀書,交一兩銀子的拜師費,便能進書院讀書。
葉胥知曉村民心中擔心的是什麼,便直接告知他們:不用擔心紙張貴的問題,因為他們這次生產的紙張便是怎麼便宜怎麼賣。
反正葉胥赴任時,皇上送的那些珠寶銀子還分毫未用,現在正好用在這,這樣也算是物盡其用。
於是,建廠、給村民們發放工錢、建造學院所需的銀子均是從那幾箱子的銀子來的。
至於建造書院這個事情,並不是葉胥憑空想像的那麼簡單。
他之前考察了一下,無論是村中的私塾還是城鎮裡的私塾,都沒有幾個學子,與其這樣浪費資源,還不如把這些夫子聚在一起,開一個書院。
葉胥是這樣想的,也就這樣做了。
於是在他所管轄的州內,葉胥一個一個的拜訪了那些私塾中的夫子,並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大多數的夫子都是贊同葉胥的提議,畢竟不用負責學子們的吃喝住宿,自己只是授予知識,與現在相比,那是再也輕鬆不過了,況且是知州大人親自來請,多大的榮耀。
也有小數的夫子不太願意,只因那些夫子年近古稀,這把年紀,本是沒有精力教導,可他們手下又有幾個讀書人。若不是為了盡職,他們早就已經開始頤養天年,也不至於每日早起給那幾個學子上課。
當聽到葉胥說要建一個學院,之後州內的所有學子都可以進去讀書後,那些老秀才便將自己收下的學子託付給葉胥。
這些老夫子滿臉的欣慰道:「若是那學院建造成功後,不知老朽能否進去觀看一二。」
葉胥看著那老秀才的滿頭華發依舊堅持給幾個孩子授課,有些感動。
他們本可以不負責任的對孩子的家長說自己精力不濟,讓他們自尋別處,可他們沒有,依舊拖著年邁的身子給孩子授課。
葉胥心中很是敬佩這些負責任的夫子,當即答道:「若是到時書院建造成功後,小生必定親自接夫子前往參觀。」
因著葉胥說夫子每個月有五兩銀子,離家遠一些的夫子,可以住在書院,所以大多數的夫子還是願意去書院赴任。
搞定了書院的夫子後,葉胥便親自給書院選址,親自設計書院的結構圖。
忙碌了幾日後,葉胥便選了一個遠離城鎮的空曠地方。
葉胥選這麼偏僻的地方也是有原因的,地處偏遠可以讓學子遠離喧囂,這樣他們也能靜下心用功讀書。
書院的施工如火如荼的趕著,這邊的造紙也沒有落下。
等事情全部交代過後,已經是兩個月後,這時的葉胥終於有空閒下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赞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