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嬌夫的首輔大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縣令自然是知曉葉胥話中有話,當即表示這些糧食會一粒不少的送到百姓手中。

葉胥見縣令明白自己話裡有話,便帶著他們去領糧。

糧食的發放是按照人頭髮的,老人,青壯年和孩子的份量是不一樣的,一名青壯年能領到半石米,一位老人和孩童兩個人領半石米。

這些糧是葉胥按照兩個月的量給百姓們發的,等兩個月後,朝廷送的糧就到了

縣令到時,葉胥就已經拿了每個縣的具體情況,按縣令手中的人口發糧。若是人口有偏差,多了就平分給百姓,少了便來找他要。

等葉胥將三個縣令的糧食全部發放完畢時,已經過了三天。

縣令們最後一合計,覺得這麼多糧食,定然是把葉胥的家底都掏空了,畢竟現在楚庭的糧價這麼貴。

第119章 這下幾個縣令可算是想……

這下幾個縣令可算是想錯了, 葉胥對於楚庭糧價這個事情早在沒有赴任前就已經計劃好了。

所以葉胥此次讓管家去買糧,壓根沒有像幾個縣令想像中花的那樣多,因為他剛來時只找了州府的米商們商量價格, 之後便一直在忙事情,就沒有空下時間去地方找那些米商們。

因此這州府的米價多少是比地方的價格少一些,只是這些縣令不知曉罷了。

葉胥之前是打算將香菇一事辦好後,就去整治一下地方的米價, 可是香菇事情完了之後, 他就一直在忙書院的事情。

等書院的事情不用他操心之後, 又忙著造紙、辦工廠這些事情,等葉胥有空休息一兩天時,就在陪陶青。

因為之前在他的計劃中,陶青是沒有懷有身孕,但計劃趕不上變化,陶青自這胎穩定後, 便被診出雙胎, 葉胥懸著的心終於死了。

於是葉胥稍微能空下時間就陪著陶青,生怕陶青胡思亂想。這便沒有時間下去整治一下這鄉下的米價。

不過還好,這州府的米商一般在這地方上也有商鋪, 所以地方上的米價也沒有漲很多。

葉胥之所以一上任便整治米商, 是因為他知曉在這個時代, 糧價不受官府的掌控, 糧食的價格是根據市場需求來定的, 一般市場需求同價格成反比,尤其是在有災情時,米價更是讓百姓們可望不可即。

雖然米價尋常百姓一般也不會買,因為在收穫後, 他們會留一些存糧在家中。

一般買米吃的人家都是住在鎮上的,但鎮上的有錢人就那麼多,大多數還都是能裹溫飽,若是這米價上來了,最先吃苦的便是這鎮上人。

所以葉胥在剛赴任的第一天就將各位糧商們聚到一塊,明確的告訴他們:現在楚庭的米價不能漲。

葉胥話音剛落,就見各位米商臉上的表情不太對,如今正值楚庭旱情,還就屬他們的地區最嚴重,他們能在這個時節賺上一筆。

可剛上任的知州大人竟不讓糧食漲價,這不是斷了他們的財路。

一時間,所有人都在暗地裡斥責這知府不會做人,不愧是毛頭小子。

葉胥見幾人的表情不對,當即拋出了誘餌道:「諸位的年齡同我父親一樣大,想必各位家中定是有同我一般大的孩子。」

葉胥話說完,頓了頓,道:「不知諸位家中的長子,是否參加了科舉?」

葉胥顯然是明知故問,當今律法明明規定商人之子不能科舉。

葉胥話音剛落,腦子轉得快的商人臉上已經不那麼難看了,臉上甚至有了些許喜色。

他們瞬間就明白了葉胥話中有話。商人們想可能他們會用喪失一些小的利潤,換來家中的子嗣一個科舉的機會。

眾人甚至隱隱的有些期待葉胥接下來的話。

有人接話道:「知州大人怎的這樣說,朝廷的律法可是規定商人之子不能參加科舉。」

葉胥聽完這話笑了笑,道:「若是你們能控制著這糧價不漲,那我便送各位家中一個科舉的名額。」

葉胥來時,已經同皇上說好了,要皇上特意給他這個特例。

茅榮郅原本是不想的,若是他開了這次先例,那以後會有更多的人想要這個先例。這律法豈不是成了擺設。

葉胥也不讓茅榮郅為難,道:「陛下,若是這些商人有功呢?」

茅榮郅覺得葉胥這話很是新鮮,一個商人哪來的功勞,商人不願從軍建功立業,又不能科舉入仕做官。

頓時來了興趣,便問道:「朕倒是好奇,這商人如何能立功?」

葉胥道:「若是他們不趁機抬高糧食的價格,百姓們能用正常的價格買到糧食,這樣就不會有餓死人的事情發生,如此一來,又怎麼不算是大功一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