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嬌夫的首輔大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而葉胥不僅一連三元,還能在中了狀元後入了皇上的眼。

皇上可是當今天子,掌管著天下,而自古以來能入的皇上的眼,又能有幾人。

不僅有罕見的狀元遊街,還能被皇上親自點名在御前任職。

葉胥不僅才華卓越,而且還有一定的治世能力。

楚庭知府剛上報今年楚庭恐怕有大旱的跡象,當朝中大臣爭持不下時,葉胥便放棄了在御前伺候的美差。

自請去楚庭,據傳聞,當時皇上是不允葉胥去楚庭,不知葉胥是如何勸說皇上的,竟然左右天子的意願,讓皇上派他去楚庭。

這般嚴峻的災害,理應讓一個經驗豐富的官員前去就職,是萬般不可能輪到葉胥一個沒有絲毫為官經驗的新人。

可葉胥非但去了,還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不僅帶著楚庭的百姓扛過了一年的乾旱,還帶領著楚庭的百姓發家致富。

因為政績斐然,最後升為楚庭知府,升為知府的葉胥,將楚庭治理的更好,讓整個楚庭變成了能與素有「魚米之鄉」的江南相提並論。

江南這般富庶,是因為他的地理優勢和風土人情。

而楚庭的出名,純屬是因為葉胥憑著一己之力將楚庭送到了大家的視野中。

如此這般的成就,楚庭的百姓先是感激皇上,最後才是感激葉胥。

葉胥這般不爭搶,將百姓生活的改變全部歸咎於皇恩,這般明事理的臣子辦事簡直是做到了皇上的心窩子中。

這樣的做事風格,楚庭的百姓不僅愛戴他,皇上也看好他。

若不是葉胥,平日裡誰聽過楚庭這個地方。

現在若是說到楚庭,讀書人第一個想起的便是葉胥,皇上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他那不聽聖恩的臣子。

茅榮郅心累,茅榮郅看著殿中一臉無辜的弟弟,無奈嘆氣。

而百姓第一想到的便是楚庭那滑嫩入口的香菇。

畢竟楚庭的香菇也不全是賣給王公貴族,在葉胥的指點下,他們將飽滿大個的優質香菇以高價賣給那些王公貴族或者是商賈輻輳。

這般天價,他們也不擔心會沒有人買,畢竟這是聖上御口點名過的香菇。

皇上貴為天子,這天下什麼珍貴的東西他沒有嘗過。

能被皇上親口點名的東西,定是萬般珍貴,一時間,香菇變成了人們大力追捧的東西。

尋常人能吃到皇上的同款已經是萬般榮幸了,畢竟這時的龍遺丸都受人追捧,更別說是他們能買得起的香菇。

於是在京城中,每當到了香菇成熟的季節,總會有夫人舉辦一些什麼全菇宴,以示自己身份尊貴。

時間久了,能吃上品相好的香菇在京城中竟在無形中成了身份的象徵。這也是葉胥萬萬沒有想到的。既然事情是按照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的,葉胥自無拒絕的可能。

因為香菇無論是做菜還是煮湯,口味都是一絕,所以賣相非常好,需求大。

於是在葉胥升為楚庭知府後,葉胥就讓背靠大山的村子:只要地理條件不錯,溫度適宜的地方,全都種植上了香菇。

但無論是誰,只要養菇,就必須要遵循葉胥之前制定的那個養殖一畝地的香菇只能砍伐一定樹的規定。

最後因為香菇的需求量實在是太大,剁花法已經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於是葉胥就教百姓們另一種方法--椴木法。

雖然椴木法確實比剁花法效果要好上一些,但終究是不如大棚種植的數量多。

雖說大棚種植的效果可能更好,但是這大棚種植所必須的塑料的生產,除了葉胥之外,這時的人們壓根不知曉具體的製作方法。

而生產塑料的方法,以現在的條件並不能生產出來,所以葉胥只好作罷。

椴木法雖然少,但是與剁花法相比,終究是省力了不少,產量也上來了。

人不能太過貪心,葉胥想,若是沒有這香菇,楚庭的百姓照樣能生活,可能只是這生活的質量不如現在。

還有就是葉胥怕塑料生產出來後,影響生態環境,塑料不可講解,還能令人窒息。

葉胥覺得現在這般原始原味的生活就挺好的,葉胥不想因為眼前的蠅頭小利就破壞生態。

再者說,時期,本來科技是能發展起來的,因為科技的發展惹得東京的天空烏煙瘴氣,遂被明令禁止發展科技。

葉胥想起現在的政府大力宣揚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的標語,就不得不嘆服於古人超前的洞察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